万山簇立峰头直,十人肩舆行不得。
悬崖倒盘出自穴,阴云湿衣马喷血。
怪石千丈虎狼窟,飞瀑挂空碎明月。
涉水无舟奴赤脚,巨鱼逆流纵大壑。
人迹不到行且却,十里百里无村落。
深夜冥冥走空谷,幽邃得无奸宄伏。
瞥见镫火数椽屋,门户不闭种松菊。
今年山田秋大熟,不知盗贼知耕读。
石莱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莱道中》是一部由清代诗人徐宗干创作的诗作,该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为主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与人物活动。
《石莱道中》的作者徐宗干是一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进士,还历任山东曲阜、泰安等县知县,并最终累升至福建台湾道。他的官职经历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活跃与贡献,同时也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万山簇立、悬崖倒挂、阴云湿衣等自然景色以及人迹罕至的险峻山道。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飞瀑、大壑、怪石虎狼窟等意象,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作者所要传达的冒险与刺激。
从文学角度来看,《石莱道中》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体裁的运用使得诗歌的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而徐宗干的用词选择也十分讲究,例如“十人肩舆行不得”中的“行不得”表达了一种行走艰难的状态,既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也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通过对《石莱道中》的分析,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当时社会政治背景的一种反映。徐宗干作为官员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故事,这些都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石莱道中》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一幅充满历史和社会意义的长卷。对于研究清代文学、社会历史以及自然环境变迁的学者和爱好者来说,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石莱道中》是一首集自然景观描绘与人文情怀抒发于一体的优秀诗歌,通过对它的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徐宗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能够从中体会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