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九烟

留滞秦淮又几春,乱离作客倍沾巾。
空余王粲楼中赋,谁识梁鸿庑下身。
夜雨满江销铁锁,秋风无泪洒铜人。
白门杨柳新亭酒,醉里归来暗怆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黄九烟》是清代诗人孙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孙琮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时代动荡的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分析:

  1. 作者简介
  • 孙琮,字执升,号寒巢,生于清康熙时期,浙江嘉善人。他是同里魏坤的朋友,并有著作《山晓阁诗》。
  1. 诗歌内容与赏析
  • 留滞秦淮又几春:描述了诗人因战乱漂泊在外,长时间滞留于秦淮河畔。
  • 乱离作客倍沾巾:表达了自己作为流离失所之人,面对乱世感到无助和忧伤。
  • 空余王粲楼中赋:借用王粲(东汉著名文学家)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乱世但依然保持文才的情怀。
  • 谁识梁鸿庑下身:梁鸿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这里指诗人虽身处不义之地,却仍坚守节操。
  • 夜雨满江销铁锁:描绘了夜雨连绵的景象,暗喻世事无常,如同铁锁般难以解开。
  1.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 此诗反映了清朝初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文人的无奈处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艰难时刻仍保持文人本色的高尚情操。
  1. 艺术手法与表达技巧
  • 孙琮在诗中使用了大量典故和比喻,如“王粲楼中赋”、“梁鸿庑下身”等,既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 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寄黄九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通过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以及艺术特色,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清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及其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