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姜西溟

共坐山窗听鸟啼,午餐相对祇寒齑。
十年痛我无亲养,不畜茅容旧日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姜西溟》是清代诗人孙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析:

  1. 诗歌原文
    共坐山窗听鸟啼,午餐相对祇寒齑。
    十年痛我无亲养,不畜茅容旧日鸡。

  2. 诗歌赏析

  • 共坐山窗听鸟啼: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画面,山中窗户旁,两位友人一同聆听鸟儿的啼鸣,这种场景显得尤为闲适和自然。
  • 午餐相对祇寒齑:此处展现了一种简朴的饮食文化,午餐时,两人共享的是清冷的蔬菜,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脱态度以及对自然食物的喜爱。
  • 十年痛我无亲养: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疏远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痛苦。十年来,他孤独无助,没有得到亲人的照顾。
  • 不畜茅容旧日鸡:这里使用了典故“不畜”,意指不再拥有,而“茅容”是古代的一个人物,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与过去告别的心情。
  • 整首诗的情感色彩:全诗渗透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孤寂状态的无奈感,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 艺术手法分析:诗中运用了对比、借代等手法,通过对简朴生活方式的描述和对亲情缺失的叙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作者介绍
  • 孙琮(1647年—?),字执升,号寒巢,浙江嘉善人。康熙时期文人,与同里魏坤为友。在诗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其作品多表现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感悟。
  1. 历史背景
  • 孙琮生活在清朝盛世到衰落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都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1. 诗歌鉴赏
  • 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孙琮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人生苦难时的坚强与隐忍。同时,诗歌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深刻反思。
  • 该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日常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留姜西溟》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记录,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清代文化和社会变迁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