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南都沦覆日,金公忠烈间世出。
崎岖入闽慨熊公,国脉犹思延万一。
天意亡明势莫回,残生皈命维摩诘。
南渡文山有故乡,北征子美无家室。
一瓢一钵返江南,三峰得法华山律。
花宫今日蘖庵师,丹陛前朝司谏秩。
华山圆寂葬黄山,争光日月金公匹。
我游黄山至云谷,铁夫留我方丈宿。
松间忽到两肩舆,一是老尼一儒服。
自言金姓阆客名,奉姑扫塔黄山行。
姑受蘖庵亲付嘱,言之未尽涕泗倾。
太史正希是我祖,隐士静思是我父。
我父垂髫遭乱离,我祖捐躯报故主。
祖有女兮年十九,迸泪深闺携弟手。
惊传余胤破巢搜,负弟仓皇窜林薮。
兢兢形迹恐人知,祝发团茅苦相守。
天下承平弟长成,归理家园为娶妇。
弟复生儿喜可知,莫谓偷生惭杵臼。
金熊先约成秦晋,兵燹存亡断音信。
蘖庵即是我姑翁,往劫沈灰休更讯。
人生苦海叹茫茫,超登彼岸藉慈航。
慈航道人翁所命,了却三生梦一场。
今年我姑七十八,参破石头知路滑。
父悲早世未酬恩,惜我青衫难振刷。
听罢君言心感切,君家大义成贞节。
须眉当日愧元戎,忍把忠良看渫血。
愿君保此黄发期,光昭青史皇天知。
慈航道人金正希先生女辛巳春同侄阆客入黄山扫蘖庵和尚塔相见云谷赋此赠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慈航道人金正希先生女辛巳春同侄阆客入黄山扫蘖庵和尚塔相见云谷赋此赠之》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阳明的一首诗。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后世尊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是中国历史上极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提出了心学思想,强调“知行合一”,主张个人修养与道德实践的统一,对中国哲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是王阳明在一次与友人的相聚中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描述了春天时节,两位朋友一同前往黄山游玩的情景。他们在扫蘖庵和尚塔相遇,并在此赋诗相赠,展现了深厚的友情。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体现了王阳明的思想特点,即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的哲学理念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