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日题上党郡署壁

雨后梨花片片残,飞来如露湿阑干。
一花一木寻常见,到得离时却耐看。
一回首处一凄然,弱质曾经住两年。
呼婢留心检妆盒,莫教人拾旧花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归日题上党郡署壁》是清代诗人席佩兰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通过雨后的梨花和阑干上的露水,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与景象的对比。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作者介绍:《南归日题上党郡署壁》的作者是席佩兰,字道华,号浣云,是清代江苏吴县人,也是袁枚的随园女弟子之冠。她的诗歌作品多才多艺,尤以诗见长,有《长真阁稿》传世。
  2. 诗歌原文
    雨后梨花片片残,飞来如露湿阑干。
    一花一木寻常见,到得离时却耐看。
    一回首处一凄然,弱质曾经住两年。
    呼婢留心检妆盒,莫教人拾旧花钿。
  3. 诗歌翻译与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表达了席佩兰对离别场景的深刻感受和回忆。诗中运用了“雨后梨花”这一意象,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又隐喻了离别时的感伤。”飞来如露湿阑干”描绘了梨花随风飘落的情景,给人以凄凉美的感受。”一花一木寻常见”则表达了席佩兰对日常景物的深情凝视,暗示着她对这些平凡事物的独特感情。最后两句,通过呼唤婢女小心保管妆盒,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珍视和不舍。
  4. 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记载。但根据席佩兰的其他作品和她的身份地位,可以推断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离别时刻所写,用以表达她对往昔岁月的缅怀和不舍。

《南归日题上党郡署壁》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席佩兰的高超技艺,也在情感上触动了读者的心灵。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席佩兰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