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客中感春

侬似浮萍漂泊里。不道留侬,到便侬留住。柳絮随风花落处。为侬又惹闲情绪。
红泪抛残无一语。滚滚难描,最是伤春句。试问荼蘼开似许。如何春又将归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客中感春》是清代词人徐釚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徐釚(1636年—1708年),字电发,号拙存、虹亭、枫江渔父,江苏吴江人。他以才华和学识著称,曾任翰林院检讨,在史馆称大作手。尽管生活安逸,但他不久后便选择辞官归隐,享受着诗酒田园的生活。
  1. 诗词原文
    侬似浮萍漂泊里。不道留侬,到便侬留住。柳絮随风花落处。为侬又惹閒情绪。
    红泪抛残无一语。滚滚难描,最是伤春句。试问荼蘼开似许。如何春又将归去。

  2. 诗词赏析

  • 艺术手法:此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徐釚独特的艺术风格。词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词中所表达的春天的无常与哀愁。
  • 情感表达:整首词充满了感伤的情绪,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客居中的孤独与失落。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 文化价值:作为清词的代表之一,《蝶恋花·客中感春》不仅展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使其成为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徐釚的《蝶恋花·客中感春》不仅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词作,也是清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