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都被江潮打。兴亡阅尽今非也。滚滚水东流。难浇万斛愁。
风恬鱼浪簇。帆影摇空绿。往事恨难平。降帆出石城。
菩萨蛮 · 渡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渡江》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徐釚创作的词。此首作品不仅反映了历史变迁的沧桑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词的开篇“六朝都被江潮打”,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历史的画卷之中。六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但最终走向衰落的时代,其覆灭被描绘得既悲凉又无奈。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历史观和哲学思考,也为整首词奠定了沉痛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兴亡阅尽今非也。”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词的主题,表达了一种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通过对历史兴衰的回顾,诗人提出了对当前社会状态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引出下一句:“滚滚水东流。难浇万斛愁。”这里通过水的流动来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暗指了国事的动荡和个人心中的忧愁。
进一步地,“风恬鱼浪簇。帆影摇空绿。”这两句诗则转向了自然景象,以平静的水面和摇曳的帆影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词的意境,也使得全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层次分明。
最后部分“往事恨难平。降帆出石城。”则是全词情感的一个高潮和转折点。在这里,“往事”一词再次被提及,象征着过去的历史和记忆。而“难平”则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结尾的“降帆出石城”则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达:虽然面对现实的种种困难,诗人选择了一条更为务实和隐退的道路。
《菩萨蛮·渡江》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更是一首蕴含着深沉历史感和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与人性的描绘,徐釚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融为一体,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