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声木兰花 · 春雪

春阴晕墨阑干透。飞絮撒盐萦白昼。宝兽笼香。妆罢梅花縆额黄。
帘前竹压阶难扫。鸳瓦铺明乾鹊噪。红日初生。碧水潜消解宿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偷声木兰花·春雪》是一首由徐釚创作的词,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下面将对该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徐釚(1636-1708),字电发,吴江(今属江苏)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著有《南州草堂集》。《偷声木兰花·春雪》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其内容和意境来看,应该是在康熙年间。

  2. 作品原文
    春阴晕墨阑干透。飞絮撒盐萦白昼。宝兽笼香。妆罢梅花縆额黄。帘前竹压阶难扫。鸳瓦铺明乾鹊噪。红日初生。碧水潜消解宿酲。

  3. 诗句赏析

  • 《偷声木兰花·春雪》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象。“春阴晕墨阑干透”,用墨色晕染出朦胧的春阴,增添了一种静谧的美;“飞絮撒盐萦白昼”,则生动地描绘了飞舞的柳絮如同撒下的食盐,给白昼带来了一丝清新与生机。
  • 此外,“宝兽笼香”中的“笼香”可能是指笼中养着的香气四溢的花卉,而“妆罢梅花縆额黄”则形象地描述了女子妆容完成后,额头上泛起的淡淡黄色,既有女性的娇艳也不失春天的生机。“帘前竹压阶难扫”,竹影婆娑,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鸳瓦铺明乾鹊噪”,则是对屋檐下鸳鸯瓦和鸣鸟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和谐的画面。“红日初生,碧水潜消解宿酲”,最后一句既描绘了日出的壮丽,又暗含着春天的生机勃勃与活力。

徐釚的《偷声木兰花·春雪》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清代诗人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