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急秦声,越女休听,何处埋忧地。倚酒悲、床上碎胡琴,正恹恹、驱愁无计。唤狭邪,秃衿短衣行酒,鹍弦夜拨凉于水。听拂面惊沙,沉沉秋雨,知是本师绝伎。似小窗、儿女喁深闺,又起看、霜林落叶飞。慢撚轻笼,斜抹低挑,做些情味。记白草黄沙,桑干铁骑。穹庐内,风雪偏漻慄。诉关山、便流涕。
喜今夕看花,新愁似梦,半湾逻逤尊前起。转阁住琵琶,伤今吊古,茫茫百感生此。想庭花、玉树小江南,也只为、那一两三声,把家山、一般抛徙。听歌原且无据。婉转筹前调,却疑两岸猿啼雁语,肠断今宵不止。江州司马泪难干,已拚湿、透青衫矣。
哨遍听弹琵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哨遍·听弹琵琶》是由清代诗人徐釚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响急秦声,越女休听,何处埋忧地。
倚酒悲、床上碎胡琴,正恹恹、驱愁无计。
唤狭邪,秃衿短衣行酒,鹍弦夜拨凉于水。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徐釚有关。据传,徐釚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其诗作在当时颇受欢迎,有“清初十大词人”之一的美誉。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及地点不明确,但可以看出,徐釚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哨遍·听弹琵琶》是一首描绘音乐与情感交织的古诗。诗中的“响急秦声”形容琵琶声如同急促的秦地乐音,而“越女休听”则表达了一种对这种音乐的排斥或无奈,可能是由于其声音过于哀伤。接下来的“倚酒悲、床上碎胡琴”,描绘了诗人因悲伤而借酒消愁的场景,通过“胡琴”这一乐器的提及,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色彩。最后一句“唤狭邪”可能是指召唤那些不拘小节的人共饮,“梳髡短衣行酒”则描述了与朋友相聚饮酒的情景,而“鹍弦夜拨凉于水”则形象展现了夜晚弹奏琵琶的场景。
《哨遍·听弹琵琶》不仅展示了诗人徐釚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还反映了他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它不仅是了解徐釚及其创作风格的窗口,也是体验中国古典诗歌魅力的一个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