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 归兴

莺舌初圆。唤醒啼鹃。叹劳劳、旅鬓徒然。翩其反矣,不受人怜。学嵇康懒,倪迂癖,米痴颠。
收拾残编。早买归船。算匆匆、世事空煎。翩其反矣,且自随缘。觅三间屋,数竿竹,一池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香子·归兴》是北宋文学家苏東坡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他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对时光流逝、老年无奈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苏轼(蘇東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人之一。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卓越成就,尤其以诗歌和词赋著称,被誉为“诗中之龙,词中之帝”。其词作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豪迈,也有含蓄婉约的柔情,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苏轼的一生可谓多姿多彩,他的才华在官场和政治斗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挫折。
  2. 诗词原文
    秋与,酒一杯春雨,秋与夜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秋与夜来寒。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 诗词鉴赏
  • 意境之美:《行香子·归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夜晚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世界。词中的“秋与夜雨”不仅指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更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通过对秋夜的描写,苏轼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情感表达:苏轼在词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他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还是一部情感与自然交织的交响曲。
  • 艺术特色:该词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它采用了典型的“行香子”词牌形式,这种形式要求词人运用特定的语言和韵律来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象。苏轼在此词中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牛郎织女等神话传说,将人间的情感投射到天上的离愁别恨之中,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浪漫色彩和深刻的情感内涵。
  1. 社会影响
  • 文学地位:《行香子·归兴》作为苏東坡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上,还体现在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上。这首词被后人广泛传诵,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历史价值:除了在文学上的成就,《行香子·归兴》在历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北宋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为人们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文化氛围和精神世界的窗口。同时,这首词也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让人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行香子·归兴》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词作,更是苏轼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的艺术体现。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复杂情感世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