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 用李十九武曾韵,送孙恺似之凤阳

昨宵凉雨。舞馋蛟乱叶,激成凄楚。何况是、衰柳旗亭,绾皂帽青衫,一鞭回去。未酣邯郸,且莫付、龟兹小部。向濠梁、暂赋依刘,曾记征衣着处。
狗屠共谁问否。惜李郎才调,神伤卫虎。到官阁、醉染隃麋,谩劈阮吹箫,辟寒避暑。闲话莼鲈,又牵惹、离愁如絮。待看花、宴吃红绫,去天尺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解连环·用李十九武曾韵,送孙恺似之凤阳’是一首充满文学美感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徐釚,字电发,吴江(今属江苏)人,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他的创作以诗词为主,著有《南州草堂集》。他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词句解析:《解连环·用李十九武曾韵,送孙恺似之凤阳》的开头部分描写了夜晚的凉雨和舞动的蛟龙扰乱的树叶,这些景象激发了诗人的哀愁。接着提到了“衰柳”、“旗亭”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失落之情。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3.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痛苦。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深沉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写作活动,而是一次深刻的情感交流。
  4. 文化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词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抒情性和音乐性受到人们的喜爱。徐釚的《解连环》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词作,也是研究清代词风的重要文献。《解连环》中的许多元素,如自然景观的描绘、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历史典故的运用,都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成就。
  5. 审美体验:欣赏徐釚的《解连环》,不仅仅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更是一次深入的审美体验。通过阅读这首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重以及对历史的感慨。这种情感的共鸣和审美的体验,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6. 创作背景:《解连环》的创作背景也值得一提。徐釚在康熙十八年被召试博学鸿词,并最终被授予检讨职务。这一时期,他可能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期,但也可能面临着某种形式的挑战或压力。因此,这首词既是他对那个时代的一种记录,也是他对个人经历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徐釚的《解连环·用李十九武曾韵,送孙恺似之凤阳》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次深刻探索。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了解清代词风的特色,还可以深入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词不仅是一次文学享受,也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