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与商孟和寻陈古白于铁佛山房

月中坦步似乘虚,忽忆幽人静默居。
镫火叩门通款款,衣冠隐几出徐徐。
向衰有几相逢地,少贱空多未读书。
天与浮名宜渐弃,乱离持此欲焉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下与商孟和寻陈古白于铁佛山房》是明代诗人徐波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徐波,字子远,号青莲居士,明朝文学家、史学家,他生于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 徐波的生平事迹不多见,但可以推测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1. 诗歌原文
  • 月中坦步似乘虚,忽忆幽人静默居。
  • 镫火叩门通款款,衣冠隐几出徐徐。
  • 向衰有几相逢地,少贱空多未读书。
  • 天与浮名宜渐弃,乱离持此欲焉如。
  1. 诗歌赏析
  • 徐波的诗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体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然以及友情的感悟。
  • 诗中的“月中坦步”象征着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忽忆幽人静默居”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古人的怀念。
  • “灯火通款款,衣冠隐几出”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又含蓄的画面,展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变化。
  • “天与浮名宜渐弃,乱离持此欲焉如”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乱世中坚持信念的一种执着。

《月下与商孟和寻陈古白于铁佛山房》不仅展示了徐波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其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可以感受到徐波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生活、友谊和自然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