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郭门,微风扇柔枝。蜿蟺九垆山,绀寒云气垂。
彳亍足新愈,道出祖陇陲。既无郁葱树,终鲜屹立碑。
一步一凝睇,当是而更非。尚忆黄莺庙,摄以白云祠。
肃肃谒墓下,有翁前致词。云是泾里来,不问渠能知。
此兆蜘蛛似,土脉人称奇。繄惟予小子,山麓褰书帷。
醴泉汇一源,芝草苗华滋。昔我先人葬,一瓦覆靡遗。
高高祖孑立,蔚为世人师。忠撼葫桥水,孝达金陵逵。
世泽閟未泄,乃衍泾里支。一传吴振铎,七叶经敷菑。
前光恐遏佚,代谢会有时。三世皆反葬,岁岁一来兹。
以此卜壤吉,以此永人思。翁闻言若悟,在德不在陂。
所嗟咫尺地,曾未东西驰。胡然躬省视,日暮患路歧。
封树非古也,四尺防何嶷。眷言栽松柏。缭以坚藩篱。
镌碣寿姓氏,不必盘蛟螭。一心抱尔尔,搦管吾守贻。
祖德愧谢咏,家风追潘诗。行吟抵馆舍,四座春风披。
春仲省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仲省墓》是一首出自清朝徐绍基的古诗。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于逝去岁月的感慨。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 作者简介
- 徐绍基:字孟朴,号东山,晚号青溪道人,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学研究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领悟。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其内容来看,可以推测是在诗人晚年归隐之时所作。此时徐绍基远离了朝廷的喧嚣,回归到宁静的乡村生活中,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往昔的回忆。
-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西郭门,微风扇柔枝。蜿蟺九垆山,绀寒云气垂。彳亍足新愈,道出祖陇陲。既无郁葱树,终鲜屹立碑。一步一凝睇,当是而更非。尚忆黄莺庙,摄以白云祠。”
- 翻译:诗人从西郭门开始,微风轻轻吹过,树枝柔软地摇曳着。蜿蜒的道路通向九层的山峦,那里的云彩带着寒冷的气息低垂。行走在新的康复之路上,走出祖辈的墓地。那里已经没有繁茂的树木,也很少有坚固的石碑。每一步都让我凝视不已,那些逝去的事物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还依稀记得那座黄莺庙,它被白云所笼罩。
- 诗词赏析
- 自然意象的使用:徐绍基在这首诗中巧妙地使用了“微风扇柔枝”、“蜿蟺九垆山”等自然景象,这些景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 情感的深沉表达:通过对祖辈墓地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先辈的缅怀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诗句中的“一步一凝睇”,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记忆的珍惜和对现实的沉思。
- 文化元素的融合:诗中提到的“黄莺庙”和“白云祠”,不仅增添了诗意的色彩,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融合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徐绍基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能够简洁地传达深邃的思想感情。
- 意象丰富: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被精心选择,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回忆的世界,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 形式感强:虽然这首诗的结构比较自由,但整体上保持了一定的对称和平衡,给人以美的享受。
- 历史影响
- 文学史地位:徐绍基的《春仲省墓》在清朝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抒发,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反映。
- 后世评价:尽管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和创作年代存在争议,但它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仍然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徐绍基的作品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文化自信。
徐绍基的《春仲省墓》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承载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