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不作古器亡,宝琴百衲无辉光。江关老屋风雨夕,七条瘦玉沦微茫。
山人家住横云麓,一生消尽清闲福。明徽妙手发奇声,成连海上传仙曲。
别鹤离鹍调不闻,雪弦寂寂网轻尘。前年挟策走京洛,相逢一一为吾陈。
云是家藏琴有四,一有有元至正年间识。蛟唇蛇腹凤皇丝,背篆犹衔松雪字。
中抱泠泠太古心,王孙秀邸寄愁深。凭添南渡沧桑感,弹彻西台恸哭音。
琴是人非岁复月,浮云柳絮飘空阔。缣素流传半劫灰,五百年来剩此物。
予爱琴德通琴声,点点寒星纤指横。若将焦尾遥相赠,便是中郎无限情。
玉轸孤桐分一片,柳家双锁人难见。梅花淡月隔江南,莫负秋堂红石荐。
余性爱琴某山人有旧藏古琴四其最佳者为赵松雪故物许自南中携赠诗以速之
介绍
《余性爱琴某山人有旧藏古琴四其最佳者为赵松雪故物许自南中携赠诗以速之》是一首五言古诗,由明末清初诗人查慎行所作。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余性好古琴,爱琴如好色。
见一好即取,不问其何代。
余性尤好奇,见奇必速得。
今春得古琴,佳者为赵松雪。
赵氏名世勋,家藏古器玩,
中有古琴一张,玉轸瑶徽皆绝品。
余昔在南中,得一古琴,尚存余手,
今又得此,真吾师也。
余虽不能弹,然能识古音。
闻其声,知其美,知美则悦乐。
琴有八音,其七皆合律吕,独弦无定声,而调谐之者心耳。
琴之有弦,犹人之有手足。
手足不调则病,弦不调则悲。
故琴之妙,全在乎弦。
琴弦非丝非竹,乃木之精。
古人曰:“梧桐可衣。”岂以其可以衣邪?
以其生而长条,直而不屈,柔而不柔也。
琴之弦,亦犹是也。
故古人作琴,以桐为之。
今之人用桑柘木,或以为良。
良木易斫,斫之而益坚;良木宜养,养之而益柔。
琴之弦,亦犹是也。
故古人作琴,以桐为之。
琴材既得,然后制为一具。
制琴者,以桐为面,以梓为底。
其厚二寸,其广一尺六寸,其长三尺。
面与底相若,所以成其体;面大于底三寸,所以成其势;底大于面三寸,所以成其声。
夫声生于气,气生于风。
风之来也,有疾徐、轻重、清浊。
故琴之音,有宫有商,各有主名。
宫主天时,商主地理,各有正声。
宫声主冬,商声主夏。
故宫声宜缓,商声宜急。
缓则和畅而顺受,急则清切而不淫。
古之善琴者,先调其意,次调其身,然后使弦。
调弦之法,先平后劲。
平则左右相得,劲则轻重适当。
故左手重按五弦,令一声之中,有高下清浊之异;右手轻挑四弦,令一声之中,有缓急顿挫之变。
如此调弦,然后鼓之。
鼓之以手,则声出矣。
故善鼓琴者,声铿琅然,泠泠如水,泠泠如风。
古之善鼓琴者,常使人听其所鼓。
听其声,知其音;察其情,知其志。
故鼓琴者虽不见其形,而闻其声者莫不感动。
感发人心,乃为尽善尽美。
夫琴之于人,犹车之于人,车无用则藏之,车有用则乘之。
车之有益于人也大矣哉!
车有载人以趋富贵者,有载人以赴患难者;车有载人以游观山川湖海者,有载人以驰猎走逐兽兔者;车有载人以嬉游宴乐者。
琴亦有载人以趋富贵者,有载人以赴患难者,有载人以游观山水湖海者,有载人以驰猎走逐兽兔者;琴亦有载人以嬉游宴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