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夜放舟之澎湖

剪剪寒风雪浪平,迢迢良夜泛舟轻。
一钩新月随帆转,万点众星印水明。
远岫重遮烟色暗,纤云四卷海波清。
前程杳霭知何处,红日东升已到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漏夜放舟之澎湖》是一首出自清代的七言律诗,由诗人乌竹芳创作。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乌竹芳,清代诗人。作品多表现了其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 乌竹芳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学作品,这些诗作往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诗歌原文
  • 剪剪寒风雪浪平,迢迢良夜泛舟轻。
  • 一钩新月随帆转,万点众星印水明。
  • 远岫重遮烟色暗,纤云四卷海波清。
  1. 诗歌赏析
  • 《漏夜放舟之澎湖》这首诗歌描绘的是在深夜时分,作者乘坐小船在澎湖岛附近航行的情景。诗中的“剪剪寒风”形容了夜晚微凉的风,而“雪浪平”则形象地表达了海浪平静如雪的场景。
  • “迢迢良夜泛舟轻”中的“迢迢”,意味着距离遥远而漫长,而“良夜泛舟”则给人一种宁静、悠闲的感觉。
  • “一钩新月随帆转”与“万点众星印水明”两句,通过月光和星光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月亮和星星仿佛在水中投下了点点光芒,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 最后两句“远岫重遮烟色暗,纤云四卷海波清”,则从视觉上描绘了远处山峰被云雾遮掩的景象,以及天空中云彩的变化,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动态。

《漏夜放舟之澎湖》不仅展示了乌竹芳卓越的诗歌才能,也体现了他对澎湖岛及其周边环境深刻的感受和独到的描绘技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还可以从中领悟到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