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开元寺水阁

独游寻往迹,亭榭失芳菲。
菜甲经春长,鱼苗过雨肥。
铜瓶沈碧井,石碣断台矶。
只有空梁燕,年年他自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题开元寺水阁》是清代诗人袁启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惜和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袁启旭字士旦,安徽宣城人。他的生平和成就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精通书法与尺牍。他的诗歌风格雄健,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2. 诗歌原文
    独游寻往迹,亭榭失芳菲。
    菜甲经春长,鱼苗过雨肥。
    铜瓶沈碧井,石碣断台矶。
    只有空梁燕,年年他自飞。

  3. 诗歌赏析

  •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开元寺水阁的景象。诗中“独游寻往迹,亭榭失芳菲”两句,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寻找过去的痕迹,发现昔日的亭榭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 接下来的“菜甲经春长,鱼苗过雨肥”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菜田和鱼塘的生长情况,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 “铜瓶沈碧井,石碣断台矶”展现了古井和石碑的残破之美,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
  • 最后两句“只有空梁燕,年年他自飞”,则以梁上的燕子自喻,表现了一种不变的自然规律与生命的自由。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此诗通过对开元寺水阁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与自然美的意境。通过对比古往今来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 语言简练:全诗仅用五言律诗的形式,却能精准地捕捉到开元寺水阁的独特风情,展现了诗人精炼的语言功力。
  1. 文化影响
  • 此诗作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的好评,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研究唐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特别是诗中对于开元寺水阁景色的细腻描绘,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视觉和文化资料。
  • 从艺术角度看,《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等作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美和文化遗迹的赞美,以及如何在作品中融入个人的情感和哲思。

《留题开元寺水阁》不仅因其优美的艺术形式而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更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而被后人传诵。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