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仲常游武康

风急霜清木叶凋,江南微雪路迢迢。
寒云雁度金山寺,明月舟回宝带桥。
长剑雄游增气色,短歌生计悔渔樵。
余英溪畔时回首,好寄音书慰寂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韩仲常游武康》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清代诗人袁藩创作。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珍贵之作。下面对这首诗作进一步的解读:

  1. 诗歌原文
    风急霜清木叶凋,江南微雪路迢迢。
    寒云雁度金山寺,明月舟回宝带桥。
    长剑雄游增气色,短歌生计悔渔樵。
    余英溪畔时回首,好寄音书慰寂寥。

  2. 诗歌解析

  • 风急霜清木叶凋,江南微雪路迢迢。首联描绘了一幅清新而又略带萧瑟的秋日景象。“风急”与“霜清”共同勾勒出秋天特有的冷清氛围,而“木叶凋”则传达了一种凄凉之感。“江南微雪路迢迢”则通过“微雪”与“迢迢”这两个词的对比,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这两句不仅营造了一个清冷的秋日背景,也暗示了韩仲常此次出游的不易和路途的漫长。
  • 寒云雁度金山寺,明月舟回宝带桥。颔联中,“寒云雁度”与“明月舟回”形成了鲜明的视觉与听觉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又反映了时间的流转。“金山寺”与“宝带桥”作为地理位置的象征,增添了画面的具体性与深度。这不仅是对景致的描写,更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隐喻人物的心情与旅途的心境。
  • 长剑雄游增气色,短歌生计悔渔樵。颈联转而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出发,“长剑雄游”与“短歌生计”形成了鲜明对照,前者表达了豪迈与自信,后者则透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主人公性格的矛盾,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抉择。
  • 余英溪畔时回首,好寄音书慰寂寥。尾联以“余英溪畔”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回首”这一动作,将读者带入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中,感受到他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远方游子的孤独感。最后一句“好寄音书慰寂寥”更是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韩仲常的关心和祝福。
  1. 作者介绍
    袁藩(字宣四,号松篱),是清朝康熙癸卯年的举人。他的一生虽不算辉煌,但其所创作的诗歌却颇具特色。《敦好堂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作品,其中不乏佳篇。这些诗歌不仅展示了袁藩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也反映了他在艺术表达上的独到之处。
  2. 文学价值
    《送韩仲常游武康》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高度成就,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也为后世所推崇。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豪情壮志又带有淡淡忧伤的形象。同时,它也是研究清代文学特别是山水田园诗的重要文献。
  3. 鉴赏评价
    《送韩仲常游武康》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也是理解清代文人生活、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袁藩的文学成就,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友情和自然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