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 闰中秋即事

百年难得中秋闰,月又团圞。人又团圞。一碧长空转玉盘。
重逢二八婵娟面,倦倚雕栏。醉倚雕栏。金粟香中笑语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桑子·闰中秋即事》是一首描写中秋节的诗歌,由清代诗人袁绶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袁绶,字秋岳,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其诗作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袁绶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2. 诗词原文:《采桑子·闰中秋即事》原文如下:
    百年难得中秋闰,月又团圞。人又团圞。一碧长空转玉盘。
    重逢二八婵娟面,倦倚雕栏。醉倚雕栏。金粟香中笑语欢。
  3. 词句注释:这首诗中的“百年难得中秋闰”指的是在农历上,能够遇到连续两个八月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月又团圞”形容月亮圆润明亮。“人又团圞”则形容人群团聚。“一碧长空转玉盘”描绘了中秋夜晚明月高悬,如玉盘般皎洁的景象。“重逢二八婵娟面”描述了人们在这美好的月光下重逢的美好时刻。
  4. 白话译文: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自然美景和人们的欢聚情景,传达了作者对团圆和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5.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具体时间不明,但从内容来看,应是在中秋节期间或之前创作的。当时正值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但人们在中秋这一传统佳节依然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
  6. 名家点评:这首诗被许多读者和学者所赞赏,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7. 作品鉴赏:在这首作品中,可以看到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人文情怀的关怀和思考。通过对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受和表达,诗人展示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采桑子·闰中秋即事》不仅是一首描绘中秋节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家人和朋友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探索。这首诗值得细细品味,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