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寄怀虞山大秭

重阳近矣,听凄凄虫语,豆花篱落。一片残秋烟雨底,更比去年萧索。兰桨牵愁,菱湖怅远,辜负题糕约。误传归信,几番空恼檐鹊。
可记疏影帘栊,微霜池馆,玉盎曾双酌。屈指旧游经六载,花气酒香如昨。料得而今,青山红树,倚槛嫌衫薄。怀人天暮,冷生江上楼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寄怀虞山大秭》是清代诗人庄盘珠所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的内容、风格、历史地位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1. 作者介绍:庄盘珠,清朝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和诗人。他的生平资料不多,但据资料显示,他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2. 诗词原文:《百字令·寄怀虞山大秭》原文如下:“重阳近矣,听凄凄虫语,豆花篱落。一片残秋烟雨底,更比去年萧索。兰桨牵愁,菱湖怅远,辜负题糕约。”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抒发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愁。
  3. 诗词风格:此词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色,并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读来令人感伤不已。
  4. 历史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具体时间不详。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常常借景抒怀,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庄盘珠的这首词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孕育而出。
  5. 影响与评价:作为清中期的代表作,《百字令·寄怀虞山大秭》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其影响力也跨越时代,成为后世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本。学者们对其语言、意境和情感深度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6. 赏析与鉴赏:对于《百字令·寄怀虞山大秭》的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从艺术手法上看,庄盘珠如何运用意象、对比等技巧来营造氛围;再如从情感表达上,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哀愁和无奈。通过这些分析,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百字令·寄怀虞山大秭》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的词作,更是清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