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近矣,听凄凄虫语,豆花篱落。一片残秋烟雨底,更比去年萧索。兰桨牵愁,菱湖怅远,辜负题糕约。误传归信,几番空恼檐鹊。
可记疏影帘栊,微霜池馆,玉盎曾双酌。屈指旧游经六载,花气酒香如昨。料得而今,青山红树,倚槛嫌衫薄。怀人天暮,冷生江上楼阁。

【注释】

虞山大秭,即虞舜之母。

残秋:指深秋时节。

兰棹:用兰草装饰的船桨。阑干:亦作“阑槛”。

疏影:指月光映照下的树影。帘栊(lóng):帘子和窗户。

微霜池馆:指冷气浸入水中的池塘和馆舍。

屈指:屈指计算。

青山红树:青山绿树。

怀人天暮:傍晚怀人。冷生江上楼阁:寒意升起,笼罩江上的楼阁。生:通“盛”,多的意思。

【译文】

重阳将至,听那凄凄虫鸣声,豆花篱落。一片残秋烟雨,更比去年萧索。

兰桨牵愁,菱湖怅远,辜负题糕约。误传归信,几番空恼檐鹊。

记得当年在疏影之下,帘栊之前,微霜洒在池塘馆舍,月光如玉,曾共饮美酒,两情欢悦。

屈指六载前,旧游之地,花气酒香依旧,但如今倚栏而立,却嫌衣衫单薄。

天已晚,怀思之人仍独坐江边楼阁,冷风袭来,使人心生凄凉之感。

【赏析】

此词以重阳寄怀故人,写怀人之思,情景交融,情致凄婉。

词的上片先从时令写起,点明时序为深秋。开头三句是说,重阳节近了,耳畔传来阵阵虫鸣声,豆花篱落间,又逢到一场秋雨。一个“近”字写出了时间之近,一个“底”字则写出了天气之凉,从而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凄清感伤。接着两句宕开一笔,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去年此时,自己曾在湖畔赏菊饮酒,而今却要辜负了赏菊饮酒之约,真是令人惆怅不已啊。这里化用了王勃《滕王阁》诗句:“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更的无奈感慨之情。“误传归信”五句则是说,自己因为没能收到故乡亲人的书信,心中一直牵挂着,因此每每看到檐上的喜鹊飞来飞去,就误以为它们在传递着什么消息。其实这不过是虚惊而已。“几番空恼”四句是说,每当这样的时候,自己就会独自登上高楼远眺,凭栏凝望,直到夜幕降临,冷气升腾,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下片换头三句是说,可还记得当年我们在一起时的光景:在月光映照下,疏影摇曳的小桥流水旁,你我并肩站立;在微寒的月色中,池馆水榭,你我相对举杯饮酒,彼此间的情意十分融洽。这些美好的往事,如今都已成为遥远的记忆了。“倚槛”句是说,如今虽然身居高位,但总感觉衣衫不够保暖。“料得”一句是说,想到这些往事,现在身处青山绿树之间,不禁更加思念起远方的人来了。“冷生”三句是说,傍晚时分,冷风袭来,使本来就已经感到寒冷的江上高楼变得越发苍茫寂寥起来。“天暮”句是说,黄昏时分,独自一人站在江边高楼之上,望着天空中飘动的云彩,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惆怅与哀思。

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谪期间,通过对昔日美好回忆和现实孤独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细腻,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