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寒烟,通晓日。
几遍飘零,渐放山窗白。
满地残秋虫唧唧。
扫处和愁,愁处重堆积。
乍萧萧,还摵摵。
疑雨疑人,一夜空猜测。
已是枝头停不得。
钟断鸦惊,恨煞西风急。

落叶

露寒烟,通晓日。

几遍飘零,渐放山窗白。

满地残秋虫唧唧。

扫处和愁,愁处重堆积。

乍萧萧,还摵摵。

疑雨疑人,一夜空猜测。

已是枝头停不得。

钟断鸦惊,恨煞西风急。

注释:

  1. 落叶:这里指秋天的树叶。
  2. 露寒烟,通晓日:形容早晨露水寒冷,烟雾弥漫,太阳刚刚升起的景象。
  3. 一遍:一次又一次。
  4. 渐放:逐渐变白。
  5. 残秋:指深秋时节。
  6. 扫处和愁:在扫落的叶堆中,诗人感受到深深的忧愁。
  7. 和愁:结合着忧愁。
  8. 乍萧萧,还摵摵:形容树叶随风飘落的声音,忽而凄凉,忽而又急促。
  9. 疑雨疑人:像怀疑雨水和人的踪迹。
  10. 空猜测:不断地猜测是风还是雨。
  11. 枝头:树枝上,比喻高处。
  12. 已:已经。
  13. 钟断:钟声停止。
  14. 鸦惊:乌鸦被吓飞。
  15. 西风急:形容秋风猛烈,吹动树木发出声响。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通过“露寒烟,通晓日”等意象,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随后,词人以“一遍飘零,渐放山窗白”表达了树叶随风飘落的场景,以及它们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美感。然而,随着词的推进,“满地残秋虫唧唧”,作者开始关注自然界的声音,以及这些声音所传达的哀愁。

词中多次使用“扫处和愁”和“愁处重堆积”等表达方式,形象地描绘了落叶堆积成堆的情景,以及这种场景如何引发诗人内心的忧愁。特别是“乍萧萧,还摵摵”,用生动的声音描写,增强了词作的感染力。

一夜空猜测”表达了词人对于自然现象的困惑和无奈,他不断地猜测是风还是雨。而“已是枝头停不得”则揭示了自然规律的无情,即使是高高的枝头也无法停留。结尾的“钟断鸦惊,恨煞西风急”更是将整个词作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对于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