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怜人影悄。
罗袂生凉早。
竹梢新月明。
近黄昏。
豆叶摇风乱,蛩絮响。
秋声响。
隔个窗儿,怎教人不听。

感恩多 秋夕

独怜人影悄。

罗袂生凉早。

竹梢新月明。

近黄昏。

豆叶摇风乱,蛩絮响。

秋声响。

隔个窗儿,怎教人不听。

【注释】:

  1. 感恩多:指对他人有恩德或感激之情的人很多,此处指诗人自己。
  2. 秋夕:秋天的傍晚。
  3. 独怜人影悄:独自怜惜着人影在悄悄。
  4. 罗袂(mèi)生凉早:衣袖因凉意而生凉。比喻秋风拂动衣袂,给人带来凉爽感觉。
  5. 竹梢新月明:竹子的顶端挂着一轮明亮的新月。
  6. 近黄昏:天色接近黄昏的时候。
  7. 豆叶摇风乱:豆叶因风吹动而摇摆不定。
  8. 蛩(qióng)絮响:蟋蟀的鸣叫声,形容夜深时的寂静。
  9. 秋声响:秋季的声响。
  10. 隔个窗儿,怎教人不听:隔着窗户,怎么让人不想听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和感受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思考。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秋日氛围,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首句“感恩多”,诗人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了对于他人的感恩之情,暗示了诗人自身的感慨与思考。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具体描绘出秋天的景象。诗人用“罗袂生凉早”来形象地描绘秋天的凉爽之感;用“竹梢新月明”来描绘秋天夜晚的宁静美丽;用“豆叶摇风乱,蛩絮响”来描绘秋天夜晚的寂静与凄凉;用“秋声响”来表达秋天的声响给人们带来的感受。

结尾两句“隔个窗儿,怎教人不听”,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隔个窗儿”为线索,表达了无法摆脱对外界声音的吸引,无法停止倾听的感觉。这句诗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对大自然美景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