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 春日雨后游杨氏废园

几日浓阴,早柳堤作絮,菜圃堆金。传是前朝贵胄,旧阁园林。池荒路古,客来过、几遍沉吟。荼蘼雨、毿毿细落,饧箫响断春深。
却忆昔年游赏,有成行翠袖,满座朋簪。尽曾宴花醉月,谁料而今。枯松无伴,立斜阳、独自伤心。好分付、邻家燕子,莫还枉费追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汉宫春·春日雨后游杨氏废园》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南宋时期。此词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游览一座废弃的园林时所见所感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简要介绍:

  1. 主题与背景
  • 该词反映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与现实无奈的情感交织。
  • 通过对园林景象的观察,折射出作者心中对往昔荣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1. 艺术手法与特色
  • 此词采用了典型的宋词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 词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园林中的幽静之美。
  • 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使得整首词意蕴丰富,层次分明。
  1. 情感表达
  • 通过对春雨过后园林的景象描绘,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无限思念。
  • 词中透露出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沉忧虑。
  • 整体上,这首词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蕴含的深沉与细腻。
  1. 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 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观念。
  • 在文学史上,它代表了辛派词风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

《汉宫春·春日雨后游杨氏废园》作为辛弃疾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