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浓阴,早柳堤作絮,菜圃堆金。传是前朝贵胄,旧阁园林。池荒路古,客来过、几遍沉吟。荼蘼雨、毿毿细落,饧箫响断春深。
却忆昔年游赏,有成行翠袖,满座朋簪。尽曾宴花醉月,谁料而今。枯松无伴,立斜阳、独自伤心。好分付、邻家燕子,莫还枉费追寻。

【解析】

本词的上阕写杨氏废园的景色,下阕则写词人游园的感受。全词以景结情,借物抒情,将个人身世之感、时光之变、景物之美、人之聚散等诸因素融为一体,抒发了词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失落的感慨。

“几日浓阴,早柳堤作絮,菜圃堆金”三句,是说连日来阴云密布,柳堤像飘飞的柳絮;菜圃里堆积着金黄色的菜籽。“传是前朝贵胄”,是指这个旧阁园林曾经是前朝贵族显贵的居所;“池荒路古”,是指这座园林已经荒凉破败,小路也早已荒废。“客来过、几遍沉吟”,说明这里曾是游人往来频繁的地方,但如今已是“遍”无游人了。这四句从空间上展开写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写出了园林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破败,为下面回忆往日的游赏做铺垫。

“荼蘼雨、毿毿细落”二句,写雨打荼蘼花,花瓣纷纷扬扬落下的情景。“荼蘼”,即木槿花。荼蘼花开时,香气袭人,故有“木槿”之称。荼蘼花的花期很短,一般只有半个月左右。“毿毿”形容花落的声音,声音凄切。“饧箫响断春深”,意思是花开花落的声音,就像箫声一样断断续续,直到春天过去。这里运用拟声和比喻手法,把花落的声音写得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生动逼真。

接下来词人又写了自己对往日游赏的回忆。“却忆昔年游赏”,指回忆起以前游览观赏时的欢乐情景。“成行翠袖,满座朋簪”,是说那时候人们穿着美丽的衣服,头戴发饰,一行行地排列着;“朋簪”,即束发用的簪子,这里用“朋簪”代指文人墨客。这两句描写当时游园的盛况和游人的盛况。“尽曾宴花醉月,谁料而今”二句,写自己从前在杨氏废园游玩赏心悦目,沉醉其中,谁能料到今天自己却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衰败的老园中,独自伤心。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往日的豪兴与今日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的感慨。

最后两句,写词人对杨氏旧园的感伤之情:如果让邻家燕子知道,就请不要回来徒劳往返了。作者在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燕子的视角表达自己对杨氏旧园的眷恋之情。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对杨氏旧园的喜爱之情,也含蓄地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赏析】

此词为咏史抒怀之作。上片主要描绘杨氏旧苑昔日之繁盛与今日之荒芜。“几日浓阴”、“早柳堤作絮”、“菜圃堆金”,都是写杨氏旧苑昔日之繁丽。“传是前朝贵胄”、“池荒路古”,则表明它曾属于前朝权要贵族的私人园林。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豪华的园林已变得荒芜破败,游人稀少,无人再来游赏。词人对此深感惋惜,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处境。

下片则着重写词人自己游杨氏旧苑时的感触。“荼蘼雨、毿毿细落”二句,写杨氏旧苑雨打荼蘼花,花瓣纷纷扬扬落下的情景。“茶蘼”,即木槿花。荼蘼花开时,香气袭人,故有“木槿”之称。荼蘼花的花期很短,一般只有半个月左右。“毿毿”形容花落的声音,声音凄切。“饧箫响断春深”,意思是花开花落的声音,就像箫声一样断断续续,直到春天过去。这里运用拟声和比喻手法,把花落的声音写得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生动逼真。

接着词人又写了自己对往日游赏的回忆。“却忆昔年游赏”,指的是回忆起以前游览观赏时的欢乐情景。“成行翠袖、满座朋簪”,是说那时候人们穿着美丽的衣服,头戴发饰,一行行地排列着;“朋簪”,即束发用的簪子,这里用“朋簪”代指文人墨客。这两句描写当年游园盛况和游人的盛况。“尽曾宴花醉月,谁料而今”,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从前在杨氏旧苑游玩赏心悦目,沉醉其中,谁能料到今天自己却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衰败的老园中,独自伤心。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往日的豪兴与今日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的感慨。

写词人对杨氏旧园的感伤之情:如果让邻家燕子知道,就请不要回来徒劳往返了。作者在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燕子的视角表达自己对杨氏旧园的眷恋之情。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对杨氏旧园的喜爱之情,也含蓄地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