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燕
【注释】: ①上元:指元宵节。 ②小设:设些简单的酒菜。 ③辛盘:辛盘,指古代祭祀的牲肉一类食品。 ④浮蚁:指酒。 ⑤传柑:相传古时南方人有以柑橘相赠的习惯,称“传柑”。 ⑥宝钗:指妇女的首饰,代指女子。 ⑦那禁:怎禁得住。 ⑧管弦声细:指音乐声悠扬入耳。 译文: 寒月皎洁照在疏梅丛里。谁道上元节已近,已经看到征帆斜挂。整顿酒菜,唤起美酒一杯,品尝杯中浮蚁。依然保持着传柑风味
离亭燕 雨中将发梁溪,云臣拉赴竹逸斋头看梅,小饮数巡,匆匆判袂,升舻若失,怅赋小词。 【注释】 花妮:女子名。行:走路,行走。莺怪:形容声音娇柔动听的黄鹂鸟叫声。低骂:低声埋怨。抵死:竭力。只:单。粉泪脸边明:脸上有如粉一样的泪水。脉脉含情待话:眼含情意地等待说话。嘱付:嘱咐。梅清月寡:梅花清白,月亮孤单。春江帆正满:春天的江面上帆已经满了。路隔才逾一舍:相距不过一里左右的距离。惠泉
【译文】 让双双乳燕,寻旧垒,飞槛畔。 满地落红风似剪,孤负红襟缱绻。 桃李余英零落,杨柳丝断宛转。 休把珠帘卷,更极目暮云遮断。 离别误人思不见。 那得共钿车绣幰,况已归期误了,栏畔夕阳春晚。 注释: - 离亭燕:指离别时的宴席上唱的曲子。 - 让双双乳燕:让双燕飞走,这里可能指的是主人要离开宴席,双燕被赶走了。 - 寻:寻找。 - 旧垒:旧时营垒、营寨。 - 飞槛畔:飞在栏杆边。 - 落红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艺术手法等,并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离亭燕 过鹦鹉楼,玉娟出遗挂相示,并商移厝事,感赋”:离别时在鹦鹉楼前送别。她把遗物挂在我的衣带上,并商量了迁居的事。 “明月梅花清影,流水桃花薄命”:月色如洗,月光映照着清澈的梅花影子
【解析】 本诗是元代杨基的《离亭燕·晚泊高淳湖口》的原文,此为词人于1365年春暮泊舟高淳湖口时所作。全词以水边景色为背景,描写作者在高淳湖畔所见之景与所生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江南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离别家乡、羁旅漂泊的哀愁。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形象生动;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答案】 译文: 湖光山色荡漾着微波荡漾,风景已早如江北。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一片好汀洲
诗句释义: 1. 雨后蕉旗乍展,春水半篙未满。 - 描述的是雨后的景象,“蕉旗”可能指的是雨后植物上露水的光泽,如同绿色的旗帜一般;“乍展”说明刚刚被展开。 - “春水半篙未满”则描绘了春天河流水位适中,没有涨到需要撑船的地步。 2. 偏是蒋山陵外树,憎杀子规啼遍。 - “蒋山陵外”可能指的是靠近或位于蒋山的墓地或者其它地方。 - “憎杀子规啼遍”中的“子规”是一种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注意要从内容、手法、语言等角度赏析。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然后抓住重要词语进行赏析;最后结合诗句分析情感。 “离亭燕前题改本”,这是一首小令词的标题,题目是诗词的第一句,一般要交代写什么事物或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因此可从“题”字入手理解。“题”就是题咏的意思,所以“离亭燕前题改本”可以理解为在离别亭子之前写下这首词的修改稿。 “烟水晚来空阔,望处白鸥飞没
离亭燕 伯兄前数日过皖,不及把晤,闻径赴杭州矣。 苜蓿一盘潇洒。投笔先生归也。老至邮亭逢骨肉,世上金绘无价。 极目皖公山,只见暮云如画。 滚滚大江东下。渺渺片帆高挂。君去我来无十日,悭此水天清话。 有约在西湖,记取一樽重把。 注释: 离亭燕:词牌名,又名《满庭芳》、《夜行船》。 伯兄前数日过皖:伯兄指王仲至。过皖,经过皖(今安徽安庆)。 不及把晤:没有时间见面。 径赴杭州:急忙前往杭州。
离亭燕早发王家营 鞍背船唇滋味。都向此间交递。十载邮亭三驻马,甘苦自家尝试。残月五更头,旧梦新愁萦系。 往日凌云豪气。今日倦游情思。辘辘轮蹄朝复暮,转毂此心真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点明地点,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写十年来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颈联写离别时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尾联写离别后的思念。全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这首诗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译文: 碧海青天,孤独的身影。黄土红颜,薄命的人。如此销魂,真是绝世的美人。一样的多愁多病,一样地怜我怜卿。两两鸳鸯,难以并立。 梦里从你侥幸。到底痴情谁胜。肯替伤心人写照,可有风流玉茗?剪烛小窗幽,夜雨梨花空打。 注释: 1. 碧海青天孤影:形容女子孤独的身影,仿佛在无边的大海中独自行走。 2. 黄土红颜薄命:形容女子的美貌如同黄土一般贫瘠而又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