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抡
浣溪沙 路转峰回石径斜,小桥流水那人家。满身香雾点松花。柳弱正眠蚕正起,笋尖初出韭初芽。离愁如絮绕天涯。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雪梅香”、“山花子”等。双调,五十五字或五十六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路转峰回:路转指山路曲折,峰回指山峰回环。形容山间道路迂回曲折,峰峦重叠。 石径:指山间小路。 小桥流水:形容山水景色优美。 那人家:那是什么人家? 松花:松树的花朵。
祝英台近 九秋望日访卞玉京墓,同人分咏得影字,墓在慧山祁陀寺锦树林 碧云窝,黄叶径。 古寺一声磬。 秋满空山,愁绪暗相引。 可堪蔓草凄迷,香魂何处,添多少、雨昏花暝。 万千恨,只恨地老天荒,惊鸿杳无影。 玉已成烟,春梦几曾醒。 试看半壁斜阳,霜林似锦,怕凤子、归来难认。 译文: 碧云窝,黄叶径。古寺一声磬。秋天覆盖了空山,我的愁绪暗中被引导。可堪那蔓草凄迷的地方,我寻找不到你
【解析】 本诗是元代杨基的《离亭燕·晚泊高淳湖口》的原文,此为词人于1365年春暮泊舟高淳湖口时所作。全词以水边景色为背景,描写作者在高淳湖畔所见之景与所生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江南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离别家乡、羁旅漂泊的哀愁。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形象生动;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答案】 译文: 湖光山色荡漾着微波荡漾,风景已早如江北。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一片好汀洲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风格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然后逐句分析,结合诗歌的意象、手法、主题等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1) “乱山无主隔前溪”,乱山无主,指群山纵横交错,彼此相隔很远;隔,隔着;前溪,指流经眼前的小溪。诗人用“乱山”来形容眼前景色,突出了群山的凌乱与无序。 (2) “水自东流我自西”意思是说水向东流去,而人却向西走。这里运用反衬手法
这首诗是诗人在兰山渡口的即景之作,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相思的深深感慨。 诗句释义: 1. 罥马索 晓起渡河向兰山进发用竹垞韵 - “罥马索”是指拴住马匹的绳子或工具,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早晨起来准备渡河的场景。“晓起渡河向兰山进发”,意味着天刚亮就起床准备过河去兰山,这里的“向”字表明了目的地。 2. 正堪怜,宿露沙餐不教住 - “正堪怜”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景象的怜悯之情
诗句解释 1 花心动 蜂:描述了花朵对蜜蜂的吸引,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2. 早趁生涯,闹朝衙、杨花正飞晴昼: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明媚,杨花飞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的喜爱。 3. 露染烟滋,白嫩红娇,却喜年年依旧:形容杨花的颜色和质地,以及它们每年春天都会重现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4. 纤腰知是春前瘦,招伴侣、无端僝僽:通过比喻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词,诗人以花朝为题,描述了自己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喜花朝到了,记生日,有人同。 喜:喜悦 花朝:春季的一个节日,通常在二月或三月举行 生日:在这里指的是与朋友一起庆祝的日子 有人同:有朋友相伴 2. 正淑景迟迟,轻阴漠漠,雨渍晴烘。 淑景:美好的景象 迟迟:形容时间长久,这里指春天的气息漫长而温柔 轻阴:小雨蒙蒙的样子 漠漠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辛稼轩的《齐天乐·镜》。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markdown 现前便是光明藏,依然那时年少。 有影双圆,无花并蒂,阁住鬓丝轻巧。 纤翳净扫。 怪隔一层云,转增分晓。 幸未深深,比量依约近寅卯。 当年曾见古道。 静观还自得,和月幽抱。 青白徒翻,妍媸莫辨,短处偏逢嘲笑。 今番了了。 恍世界琉璃,顿消烦恼。 解识连环,镜中人更好。 ``` 注解: - 现前便是光明藏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倚竹图”为主题,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幽雅的画面。 绿净。 绿水清澈,庭院环境清新自然。 碧晕。 青翠的山峦倒映在水中,形成一片碧绿的景象。 庭院潇洒,戛韵玲珑。 庭院布局简洁大方,建筑风格典雅精致。 卷帘花影逗春红。 打开窗帘,花影摇曳,仿佛在逗引着春天的花朵盛开。 香浓。 花香浓郁,弥漫在空气中。 鬌云松。 形容头发如云般柔顺,松树般挺拔。
淡黄柳 九日同人龙山秋禊待月而归,分韵得泻字 溪山入画。 秋意真潇洒。 暝色空蒙烟欲化。 柳外青帘低亚。 寒叶吟风舞香鹧。 碧山社。 依然古庭榭。 提往事、等飘瓦。 问何人笔底春涛泻。 笑插茱萸,好扶残醉,愁听城头鼓打。 注释: - 淡黄柳:淡黄色的柳树。 - 九日同人:在九月九日这个重阳节与人们一起。 - 龙山秋禊: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人们在秋季举行祭祀活动。 - 分韵得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