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窝,黄叶径。
古寺一声磬。
秋满空山,愁绪暗相引。
可堪蔓草凄迷,香魂何处,添多少、雨昏花暝。
万千恨,只恨地老天荒,惊鸿杳无影。
玉已成烟,春梦几曾醒。
试看半壁斜阳,霜林似锦,怕凤子、归来难认。
祝英台近 九秋望日访卞玉京墓,同人分咏得影字,墓在慧山祁陀寺锦树林
碧云窝,黄叶径。
古寺一声磬。
秋满空山,愁绪暗相引。
可堪蔓草凄迷,香魂何处,添多少、雨昏花暝。
万千恨,只恨地老天荒,惊鸿杳无影。
玉已成烟,春梦几曾醒。
试看半壁斜阳,霜林似锦,怕凤子、归来难认。
译文:
碧云窝,黄叶径。古寺一声磬。秋天覆盖了空山,我的愁绪暗中被引导。可堪那蔓草凄迷的地方,我寻找不到你,增添了多少惆怅和忧愁。
我万般悔恨,只恨天地如此遥远,你就像那只惊飞的鸿雁,消失在无边的天空中。
你的美就像烟雾一样消散,而我像一只春蚕,曾经多次从梦中醒来。
我试着看看半边夕阳,霜打后的树林如同锦绣般美丽,但我害怕那个像凤凰一样的孩子,回来时已经认不出我来。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将读者带入到那段痛苦而又美丽的回忆之中。
这首词的开篇就设定了一个悲伤的场景,“碧云窝,黄叶径”,这两句描绘了一个荒凉而萧瑟的景象,仿佛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引人深思。接着,作者用一句“古寺一声磬”来引出下文的主要内容,这个“磬”音,似乎也带有某种象征意义,让人不禁联想到那种悠远而深沉的哀思。
作者以“秋满空山,愁绪暗相引”来进一步渲染这种悲凉的气氛,仿佛整个山谷都被这种愁绪所笼罩,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排解的痛苦。而“可堪”一词更是加强了这种无奈的情感,让人不禁为这份悲痛感到心疼。
“可堪蔓草凄迷,香魂何处,添多少、雨昏花瞑。”这句话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哀的氛围。这里的“蔓草凄迷”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无尽的悲伤之中。而“香魂何处”则表达了对于逝去爱人的深深思念,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词以“玉已成烟,春梦几曾醒”作为总结,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爱人深深的怀念。这句词既是一种无奈的感慨,也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试看半壁斜阳,霜林似锦,怕凤子、归来难认”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这种悲哀的情绪,让人不禁为这份痛苦感到心痛。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将读者带入到那份痛苦而又美丽的回忆之中,让人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