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漾湖光山色。
风景早如江北。
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
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
西下夕阳寒白。
东望暮云凝碧。
轮指水程原不远,总算天涯行客。
处处是长亭,离恨谁知端的。
【解析】
本诗是元代杨基的《离亭燕·晚泊高淳湖口》的原文,此为词人于1365年春暮泊舟高淳湖口时所作。全词以水边景色为背景,描写作者在高淳湖畔所见之景与所生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江南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离别家乡、羁旅漂泊的哀愁。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形象生动;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答案】
译文:
湖光山色荡漾着微波荡漾,风景已早如江北。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夕阳落西下,寒光白;暮云凝东望。
注释:
荡漾(dàng yàng):波纹波动的样子。
江北:长江以北。泛指北方。
荻笋芦芽:指芦苇和蒲草的嫩芽。
丝:柔长貌。
片:量词,用于水面上的东西。
端:尽、尽头。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怀词。起首二句点明地点,“荡漾”二字写出湖面的动态,而“风景早如江北”则写出了时间的迅速变化,表现出作者对江南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接着三句写湖边景色,“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 两句都是用比衬手法,把“嫩”字和“如织”的比喻结合起来,生动地写出了春天里岸边的景色。
接下来四句写湖中景色,“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一片”二字形容湖面广阔,“汀洲”是指湖边的沙滩上的小岛或沙洲,这里泛指湖水中岛屿、沙洲。“剩下野凫千百”,表明此时正是春末夏初,天气渐热,野鸭开始迁徙。“西下夕阳寒白”,“西下”即西边落下,此处指夕阳西下,“寒白”指太阳余晖照射下的白色光辉。“东望暮云凝碧”,傍晚的白云像凝聚在一起一样,呈现出碧绿色。“凝”在这里表示凝结、聚集。从整个画面来看,这是一幅夕阳残照的画面。
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结尾,词人发出感叹:“轮指水程原不远,总算天涯行客。”意思是说,水程本来就不远,只是由于自己漂泊在外,才感到路途遥远。“天涯行客”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一个词,用以表达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