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蕉旗乍展。
春水半篙未满。
偏是蒋山陵外树,憎杀子规啼遍。
上巳不曾过,却早冶游情倦。
花下别筵才散。
襟上离痕又染。
一片布帆风里矗,谁说剪江非险。
把酒算归期,柳浪莺声正软。
诗句释义:
- 雨后蕉旗乍展,春水半篙未满。
- 描述的是雨后的景象,“蕉旗”可能指的是雨后植物上露水的光泽,如同绿色的旗帜一般;“乍展”说明刚刚被展开。
- “春水半篙未满”则描绘了春天河流水位适中,没有涨到需要撑船的地步。
- 偏是蒋山陵外树,憎杀子规啼遍。
- “蒋山陵外”可能指的是靠近或位于蒋山的墓地或者其它地方。
- “憎杀子规啼遍”中的“子规”是一种鸟,其叫声通常被认为悲伤或凄凉,这里用来形容一种情感上的不适或者厌恶。
- 上巳不曾过,却早冶游情倦。
- “上巳”通常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也称为清明节的前一天。
- “冶游”在这里可能是指外出游玩或旅游,而“情倦”表明这种出游的兴趣已经减退,感到有些厌倦。
- 花下别筵才散,襟上离痕又染。
- “别筵”指离别时的宴席,“襟上离痕”形容离别后的愁绪如同衣服上的污渍一样难以去除。
- 一片布帆风里矗,谁说剪江非险。
- “布帆”指的是用来航行的帆布制成的船只。
- “风里矗”意味着船只在风中矗立不倒,表现出坚韧和勇气。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即便面临困难和危险(比如逆风航行),也不应该轻易放弃,因为有时候坚持就是胜利。
译文:
雨后新绿初展,春水尚浅,未至满篙。蒋山陵外,有树独立,仿佛厌听子规啼声。因上巳未能出游,反而觉得出游之乐已尽。宴席散后,离别之情仍在心头。衣衫上,离别的痕迹尚未退去。即使面对逆风,布帆依旧挺立,谁说这趟旅程并非充满风险?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对离别的情感体验。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勇敢和坚韧,不被困境所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