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西湖,归来白下,昼扃双户。
桐阴剪尽,过了几番秋雨。
喜乡关、故人乍逢,小楼密坐停杯语。
试问君此际,清宵蜜炬,可忘羁旅。
风暮。
凭栏处。
但一片澄烟,乱星四五。
寒林月影,恰伴胎仙俦侣。
觅当年、三径旧踪,乖崖醉石今在否。
待墙头、放遍南枝,日涉携樽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琐窗寒”是词牌名,“独醉先生同谢青过瞻园汾赋”是题目,“用片玉词韵”是这首词的调性。
“惜别西湖,归来白下,昼扃双户。”“惜别西湖,归来白下”点明离别的地点。作者在西湖与朋友分别后,回到南京。“昼扃双户”意为白天紧闭门户,即闭门谢客。“桐阴剪尽,过了几番秋雨。”意思是梧桐树的影子已被剪尽,已经过了几回秋天的雨了。“喜乡关、故人乍逢,小楼密坐停杯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试问君此际,清宵蜜炬,可忘羁旅。”“清宵蜜炬”指明亮的月光下的烛光。“可忘羁旅”意指可以忘掉在外为官的生活吗?“风暮。凭栏处。但一片澄烟,乱星四五。寒林月影,恰伴胎仙俦侣。觅当年、三径旧踪,乖崖醉石今在否。”风暮时,独自站在栏杆上。只有一片澄净的烟雾,点缀着四五颗星星。寒冷的树林里月影陪伴着我,就像那胎仙伴侣一样。我寻找当年曾经走过的路径,现在是否还像乖崖醉石一样存在呢?“待墙头、放遍南枝,日涉携樽俎。”(《声声慢》)最后一句的意思是:等到墙头上放满了南枝,每天涉猎携带着酒杯和食物。
【答案】
(1)独醉先生同谢青过瞻园汾赋;用片玉词韵。
(2)惜别西湖,归来白下;昼扃双户。
(3)桐阴剪尽,过了几番秋雨。
(4)喜乡关、故人乍逢,小楼密坐停杯语。
(5)试问君此际,清宵蜜炬,可忘羁旅。
(6)风暮。
(7)凭栏处。
(8)但一片澄烟,乱星四五。
(9)寒林月影,恰伴胎仙俦侣。
(10)觅当年、三径旧踪,乖崖醉石今在否。
(11)待墙头、放遍南枝,日涉携樽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