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渔几度,向青油幕里。
听朱十、细数词人,鸳鸯湖上三李。
见半箧、耒边乐府,周情柳思心先醉。
遇东华香土,停鞭一笑秋市。
衮衮匆匆,文宴乍聚,恨分襟容易。
更片霎、催艇河湾,俶装还指越水。
短长亭、垂杨暗雨。
化离席、芳尊清泪。
算相思,江北江南,定盈红纸。
从兹改岁,我渡秦淮,邈旧山云际。
趁五两、金焦转舵,潜数烟驿,棹过杉青,访君梅里。
竹垞小住,绳床醧舫,潇潇疏筱秋声碎,闻故人、消息添憔悴。
游踪细说,流连罨画溪边,归期未卜冬底。
凌晨解缆,几日西泠,把木兰且舣。
初不分、鸥乡重对。
酬酢正浓,忽唱吴趋,又将离矣。
临岐后约,频萦梦寐,收灯过了鱼浪暖,盼蒲帆、卸处江天霁。
吟窗相望松间,除却填词,便寻孔翠。
【注释】
- 莺啼序:词牌名。2. 李客:李耕。3. 青油幕:指官府或官场。4. 朱十:指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5. 三李:指吴、越二地的三位著名词人:张惠言、周济、况周颐。6. 东华香土:指杭州。7. 衮衮匆匆:形容匆忙的样子。8. 化离席:指宴散后离开宴席。9. 江北江南:泛指两地。10. 定盈红纸:指书信用红纸书写,多写为情书。11. 五两、金焦:指苏州附近的金阊山和焦山。12. 潜数烟驿:暗中数着驿站。13. 棹过杉青:指船只经过苍翠的杉树林。14. 梅里:地名,在今江苏宜兴县。15. 竹垞小住:指竹垞(即朱彝尊)在这里暂时停留住宿。16. 绳床醧舫:用绳子系着船桨的船。17. 潇潇疏筱秋声碎:形容秋天的萧瑟声。18. 故人:指李耕。19. 罨画溪边:罨画,是古代的一种绘画艺术。这里指罨画溪边的景色。20. 归期未卜冬底: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21. 凌晨:天刚亮的时候。22. 鸥乡:指海边。23. 酬酢:交际应酬。24. 吴趋:指苏州的官衙。25. 临岐后约:分别时约定再会。26. 频萦梦寐:频繁地在梦中萦绕思念。
【赏析】
《莺啼序·赠李耕客》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是一首赠别词。上片写李耕客与自己相聚欢聚的情景,下片则写离别时的伤感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全词以景寓情,以情融景,情景交融,哀而不伤。
上片写与李耕客相聚欢聚的情景。“春风得渔几度”,点题“送别”。首两句写李耕客来时,作者正在春日的西湖边垂钓,心情舒畅,意气风发。“听朱十、细数词人”以下几句,写二人相聚谈心。朱彝尊号竹垞,是位著名的文学家,他来到苏州,作者十分高兴,就请他到西湖边上去游玩,两人一边赏湖光山色,一边谈古论今。“见半箧、耒边乐府”,写他们一起谈论诗歌创作;“周情柳思心先醉”,写他们谈得投机而高兴。“遇东华香土,停鞭一笑秋市”两句,写他们在苏州游览,留连忘返,最后来到秋市,停下来欣赏那里的风光。从“衮衮匆匆,文宴乍聚,恨分襟容易”等句可以看出他们相处得非常愉快,感情也很深。但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很快他们就要分手了。这几句描写了他们相聚在一起的快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惋惜之情。
下片写离别时的伤感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更片霎、催艇河湾”,写他们依依惜别;“短长亭、垂杨暗雨”两句,写他们分手时的情景。“化离席、芳尊清泪”两句,写他们饮酒饯行,饮罢之后还相互赠送礼物。“算相思,江北江南,定盈红笺”,写他们虽然分别,但仍然牵挂彼此,希望将来有重逢的机会,并把信寄给远方的朋友,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从兹改岁,我渡秦淮,邈旧山云际”几句,写他们从此要各奔前程,作者也要离开苏州回南京了。“趁五两、金焦转舵”两句,写他们准备乘船返回,同时暗示他们之间的离别之痛。“潜数烟驿,棹过杉青,访君梅里”几句,写他们告别时的情景。最后一句“游踪细说,流连罨画溪边,归期未卜冬底”,则是对他们未来生活的祝愿。“凌晨解缆,几日西泠,把木兰且舣”,写他们告别之后各自回家,作者在西泠桥上解缆启程。“初不分、鸥乡重对”,写作者与李耕客在苏州分别时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因为他们都曾在此地相识相知,而且以后还会再见。“酬酢正浓,忽唱吴趋,又将离矣”两句,写他们的离别虽然已经发生,但他们之间仍然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久还要见面。“临歧后约,频萦梦寐,收灯过了鱼浪暖”几句,是对前文的回忆和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展望。结尾两句“吟窗相望松间,除却填词,便寻孔翠”,则是对这次离别的感慨和期待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