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蒙丝雨黄昏后。道似无却还似有。冷逼银釭红晕久。遥天雁断,空阶虫响,夜渐长时候。
香闺人醒闻檐漏。怕黄菊、今年更消瘦。开也定过重九后。那堪邻院,搅风铃铎,又几声相凑。

诗句:溟蒙丝雨黄昏后。道似无却还似有。

译文:天色渐暗,细雨如烟,朦胧中隐约看到道路,似乎存在又似乎虚无。冷风拂过,灯光摇曳,室内红晕蔓延,时间仿佛在此刻停滞了。遥空断鸿一声哀叫,秋夜的寂静被打破,静听空阶上的虫鸣声。夜色渐浓,屋檐滴水声声入梦,惊醒了闺中人。她害怕今年黄菊更加消瘦,怕重阳节过后菊花不再盛开,更怕邻院传来的风铃和铃铎声,扰乱了深夜的宁静。

注释:1. 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水汽等迷蒙不清的景象。2. 丝雨:细雨。3. 黄昏后:天黑以后。4. 道似无却还似有:比喻事物存在又不存在的状态。5. 银釭(gōnggāng):古代灯具,多用银质制成,光亮可照见物体。6. 红晕:形容脸上泛起的红润颜色。7. 遥天:天空遥远处。8. 雁断:大雁南飞中断。9. 空阶:空旷的台阶。10. 香闺(guān)人醒闻檐漏:闺房中的美人醒来听到雨滴敲打屋瓦的声音。11. 怕黄菊、今年更消瘦:因为担心今年的黄菊花更瘦弱。12. 开也定过重九后:意思是菊花已经凋谢,无法再过了重阳节。13. 邻院:指邻居家庭院。14. 搅:扰乱的意思。15. 又几声相凑:邻居家的风铃和铃声相互交错着响起。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秋天的深沉情感。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北宋词作中的佳作。整首词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日夜晚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