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月离亭,斜阳古渡。有时遮断行人路。桃花作伴过清明,谁家池馆藏烟雨。
拂岸千丝,萦桥万缕。影随流水何曾去。笑他无计绾东风,东风吹起漫天絮。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释:

诗句解析

  1. 晓月离亭,斜阳古渡 - 描述早晨的景色和时间,暗示着离别和旅途的开始。
  2. 有时遮断行人路 - 表示天气的变化无常,有时会阻碍旅行者的行进。
  3. 桃花作伴过清明 - 清明节时,用桃花作为装饰或象征,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和美感。
  4. 谁家池馆藏烟雨 - 描述一个家庭或者场所,其建筑在细雨中显得朦胧而美丽。
  5. 拂岸千丝,萦桥万缕 - 形容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以及它缠绕在桥梁上的样子。
  6. 影随流水何曾去 - 影子随着流水而移动,仿佛永远不会离开。这里的“何曾”强调了影子与水流之间紧密的联系。
  7. 笑他无计绾东风 - 以轻松的语气表达对自然力量(东风)的无奈。
  8. 东风吹起漫天絮 - 东风使得大量的柳絮飞扬起来,形成了漫天的景象。

译文

黎明时分,月亮和斜阳分别照耀在离别的亭子和古渡口,有时遮蔽了旅人的去路。桃花盛开,伴随我们走过清明时节,谁家的池塘和馆舍藏在细雨中。
柳枝如丝拂动岸边,缠绕在桥梁上如同万缕丝线,仿佛它们的影子随着流水一直未离开。笑着看它们无法阻止东风的力量。东风使无数的柳絮在空中飞舞,形成无边无际的絮状云朵。

赏析

《踏莎行·春柳》是一首描写春天柳树的诗。诗中的“柳”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象征着生命力、柔美和希望。通过精细的语言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柳枝随风摇曳的画面,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诗歌开头描绘了清晨的景致,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通过对“桃花”与“清明”的结合,赋予了这个季节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增加了诗意和画面感。

“谁家池馆藏烟雨”这一句描绘出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通过“笑他无计绾东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力量无法阻挡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顽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