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际东吴,正黄菊离披,紫螯郭索。
作装底急,使我伤于哀乐。
西堂夜话,算曾经、几番晦朔。
又来朝,河桥判袂,匆匆弟酬兄酢。
昔日扬乌项橐。
须臾吾已老,凤飘鸾泊。
乌衣门巷,变做豆花篱落。
半生牧豕,问何年,离蔬释屩。
喜余季,来春花暖,休恨一官禄薄。

【诗句】

汉宫春 送子万弟入都次梁棠村先生送舍弟南归原韵

【译文】
此时正逢东吴,正值黄菊凋零、螯蟹脱落。
匆忙作好行装准备,内心却充满哀乐难解。
西堂夜谈,回忆过去曾经几度度过晦朔寒食。
再度来到京城河桥,分别的瞬间兄弟相顾泪流。
昔日在扬雄的项橐时期,自己已渐渐老去,像凤凰一样飘荡,如鸾鸟一般漂泊不定。
乌衣门巷早已变成菜园篱笆,半生的放牧生活,询问何时能脱离农耕,脱下蓑草鞋,卸下耕牛鞭。
喜的是余季来年春天花开温暖,不要怨恨官职卑微禄薄。

【注释】

  1. 汉宫:此处指作者所居之地。
  2. 东吴:指中国历史上的吴国地区,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3. 黄菊离披:指黄菊花盛开时,花朵纷纷落下的景象。
  4. 紫螯郭索:形容秋天螃蟹肥美的样子。
  5. 作装底急:意为做行装匆忙。
  6. 伤于哀乐:内心的悲哀和欢乐交织在一起难以自拔。
  7. 西堂夜话:指作者与友人在西堂夜晚畅谈的往事。
  8. 曾:曾经。
  9. 河桥判袂:形容分别时的不舍之情,如同河水中的桥梁被分割般悲壮。
  10. 扬乌项橐:扬(yang)是古代对人的尊称,乌(you)指乌鸦,项(xiang)指脖颈,橐(tuó)是口袋。比喻年纪轻轻就有所成就。
  11. 须臾吾已老:表示时光易逝,自己已经衰老。
  12. 凤飘凰泊:形容人像凤凰一样飘逸,像鸾鸟一样栖息不动。
  13. 乌衣门巷:古代南京秦淮河边有座乌衣巷,是富贵人家聚集的地方。
  14. 豆花篱落:豆花是一种植物,篱落则是指篱笆。
  15. 牧豕:放牧猪。
  16. 蔬释屩:意思是放下鞋子,脱掉鞋袜。
  17. 余季:这里指的是作者。
  18. 花暖:春天花开时节温暖宜人。
  19. 官禄薄:意指自己的官职不高,俸禄不多或不值得一提。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景,描绘了东吴秋日的黄菊与螯蟹,以及作者匆忙行装的心情。颔联回忆与友人夜谈的情景,表达出对朋友深厚情谊的珍视和对分离的不舍。颈联通过对比昔日扬雄时期的自己和如今的变化,表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尾联以“喜余季”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劝勉友人不要因官职卑微而感到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充满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