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觅秋踪迹。问疏花、可还记与,蝶儿相识。一例西风无今古,吹尽年年过客,有几个、龙山暇日。休道昔人悲叹事,算人间、悲叹何时毕。丝雨细,晓烟湿。
明朝乱叶阶前积。被顽冬、催秋早去,欲留不得。客去山灵应笑也,此辈登高痴极。著得破、几双游屐。酒不断愁愁断酒,听哀鸿、叫月三更白。檐铁骤,晓霜急。
金缕曲 · 九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九日》是庄盘珠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品原文:
等待觅秋踪迹,问疏花、可还记与,蝶儿相识。一例西风无今古,吹尽年年过客,有几个、龙山暇日。休道昔人悲叹事,算人间、悲叹何时毕。丝雨细,晓烟湿。明朝乱叶阶前积。被顽冬、催秋早去,欲留不得。客去山灵应笑也,此辈登高痴极。著得破、几双游屐。酒不断愁愁断酒,听哀鸿、叫月三更白。檐铁骤,晓霜急。词人介绍:《金缕曲·九日》的作者是庄盘珠。庄盘珠,字莲佩,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他还有《秋水轩词》等其他文学作品。庄盘珠在词学上有一定的造诣,其词作风格婉约,语言优美。
写作背景:《金缕曲·九日》创作于某个特定的节日或时节。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慨。
主题分析:该词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体验的抒发,反映出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敏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词中也蕴含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艺术特色:《金缕曲·九日》在艺术手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例如,词中的“酒不断愁愁断酒,听哀鸿、叫月三更白”等句子,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此外,该词的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社会影响:《金缕曲·九日》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金缕曲·九日》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词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为研究宋代诗词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