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游春

晓雨弄新晴,蝶梦花梢醒。一路垂杨到画桥,过尽春衫影。
日暮欲归来,风约虚帘定。花顶泠泠月一痕,还怯黄昏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游春》是清代庄盘珠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相关内容:

  1. 作者介绍
  • 庄盘珠:字莲佩,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其作品在诗词界享有盛誉。
  • 创作背景:《卜算子·游春》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词的内容和风格推测,这首词很可能是在春季或初夏时节所作,当时正值花开的季节,因此词中的意象和情感都与春天紧密相关。
  1. 诗词原文
  • 晓雨弄新晴,蝶梦花梢醒。
  • 一路垂杨到画桥,过尽春衫影。
  • 日暮欲归来,风约虚帘定。
  • 花顶泠泠月一痕,还怯黄昏冷。
  1. 诗词鉴赏
  • 意境描绘:词中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的画面,晓雨刚刚停止,新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蝴蝶在花枝间翩翩起舞。词人沿着垂柳和杨柳走过,直至一座设计精巧的美丽桥边,那里春衫的影子被夕阳的余晖映照得清晰可见。
  • 情感表达:词人描述了傍晚时分想要回家的心情,但微风轻轻吹动窗帘,似乎有某种约定,让他无法离去。最后,词人表达了对夜晚的寒冷感到害怕的情绪。
  • 艺术手法:整首词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来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心情,使用了如“晓雨弄新晴”、“蝶梦花梢醒”等生动形象的词汇,使得整个画面栩栩如生,充满了诗情画意。

《卜算子·游春》不仅是庄盘珠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卜算子·游春》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内涵,使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持续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创作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