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题唐赤子太史邓尉观梅诗后

十里寒香,千秋艳玉。鱼鳞蝶翅重重簇。五湖人去馆娃荒,问谁消得看花福。
佳客金华,仙才玉局。风流不数林君复。彩毫一夜遍春山,吴侬唱作江南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题唐赤子太史邓尉观梅诗后》是清代诗人袁寒篁的一首词作。这首词通过对梅花的独特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袁寒篁,清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文学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词人,袁寒篁以其精湛的词艺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十里寒香,千秋艳玉。鱼鳞蝶翅重重簇。五湖人去馆娃荒,问谁消得看花福。
  • 诗句解析:该词开篇即以“十里寒香,千秋艳玉”勾勒出梅花傲立雪中的姿态,香气四溢,美不胜收。接着通过“鱼鳞蝶翅重重簇”,生动地表现了梅花花瓣层叠繁多、色彩斑斓的样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一句“问谁消得看花福”,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欣赏如此美景的人们的赞赏与赞叹,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诗歌鉴赏
  • 艺术风格:袁寒篁的诗词以清新、典雅著称,此词更体现了这一特色,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主题思想:此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美好情感的追求。
  • 艺术成就:袁寒篁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样,而且在形式上也独树一帜,显示了他卓越的词学才能。

《踏莎行·题唐赤子太史邓尉观梅诗后》不仅是袁寒篁艺术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学习这首词,不仅能深入了解清代词风的特点,还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及作者对于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崇高敬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