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汉柏图歌

我为莫生歌此柏,此柏影忽落我窗。
郁然合抱四十尺,六六峰势来崆㟅。
磊柯节目外臃肿,峻极元气中敦庞。
雷火劈痕剩突怒,风雨时吼于空腔。
三株一先神物化,万古对语洪涛撞。
云自元封太初际,受爵曾驭云摐摐。
三呼之声与应和,万灵环揖气为降。
生年不知自何代,由周上溯于殷邦。
于成于宣奠河洛,小共大共受骏厖。
青龙苍光傥及见,其神夜或来幡幢。
岳生还为岳藩卫,森然导从千矛鏦。
我望伊川𣶮泉水,石淙未得寻漎漎。
二室遗闻访金石,万牛力那一笔扛。
参摹混元叩天咫,滂澜浩浩吞涛江。
目移神骇不敢睨,真到天阙凌石矼。
嵩阳居士果何在,俄有青鸟飞来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嵩山汉柏图歌》是一首清代的诗歌。这首诗作由诗人翁方刚创作,展现了他对嵩山汉柏这一自然奇观的深厚情感。下面是对《嵩山汉柏图歌》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翁方刚:翁方刚,字正三,号覃溪,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壬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阅学士,降鸿胪寺卿。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也是一位有着深厚学识和崇高地位的官员。
  1. 诗歌背景
  • 历史时期:《嵩山汉柏图歌》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正值翁方刚的政治生涯高峰。诗中的描绘与翁方刚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 地理环境:嵩山,又称中岳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是中国五岳之一。汉柏则是当地著名的古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 诗歌原文
  • 首段:“我为莫生歌此柏,此柏影忽落我窗。” 这里表达了诗人被这棵古柏深深吸引的情感,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将这份感受通过诗歌传达给读者。
  • 次段:“郁然合抱四十尺,六六峰势来崆㟅。” 描述了汉柏的巨大和巍峨,如同山峰一样高耸入云,给人以壮观之感。
  • 末段:“三株一先神物化,万古对语洪涛撞。”“云自元封太初际,受爵曾驭云摐摐。” 则进一步描绘了汉柏的神性和历史的厚重感,以及它与天界、宇宙的对话。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嵩山汉柏图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著称。通过对汉柏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美,使得读者能够在诗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力量。
  • 语言精炼:翁方刚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郁然合抱”、“峻极元气”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提升了其艺术感染力。
  1. 文化意义
  • 自然崇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树木不仅仅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它们往往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信仰。汉柏作为嵩山的瑰宝,其被赋予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 历史见证:汉柏见证了嵩山的历史变迁,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嵩山汉柏图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文化深度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对于热爱文学和自然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和心灵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