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 · 月下忆荷花

夕阳渐下,晚来落月尚窥人。一弯乍吐冰轮。也学蛾眉新样,融入画堂春。喜纤云不起,玉宇无尘。
香醪一尊。理瑶琴、共谁陈。独自追凉小院,无语黄昏。相思何限,闹荷花、深处晚香匀。倚玉阑、绕转千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婆罗门引”是一首古典诗词,由清代词人朱祖谋所作。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人物的思绪情感。以下是对《婆罗门引》的介绍:

  1. 诗词原文及注释:原文如下:”夕阳渐下,晚来落月尚窥人。一弯乍吐冰轮。也学蛾眉新样,融入画堂春。喜纤云不起,玉宇无尘。香醪一尊。理瑶琴、共谁陈。独自追凉小院,无语黄昏。相思何限,闹荷花、深处晚香匀。倚玉阑、绕转千巡”。
  2. 诗词赏析:朱祖谋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又复杂的情绪。上阕通过描写斜桥絮起和乱红牵恨等场景营造出一种残春的氛围,而下阕则聚焦于长安丽人的醉醒状态及其内心情感的纠葛。整体上,语言优美,委婉含蓄,通过对众多意象的精心组合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情感变迁的深刻感慨与思索。
  3. 创作背景:朱祖谋生活在清初,其时代背景为清朝初期。这一时期的文化环境相对宽松,文人墨客的创作活动较为活跃,词作为文学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朱祖谋作为当时的文学大家,他的诗词作品深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美学观念的深入理解与传承。
  4. 艺术特色:朱祖谋的词作多采用传统的形式,注重音律和意境的完美结合,其风格清新脱俗,雅俗共赏。通过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创新,他的作品在保留古典韵味的同时,又不失时代感和新鲜感。

朱祖谋的《婆罗门引》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反映了清代初期的文化风貌,同时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观。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人文风情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