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棫
【注释】: (1)六丑 冶城白桃花次沐庵韵:这是一首咏物词。“冶城”,即今江苏省南京市;“白桃花”指白色的桃花。“次”,即“题”之意。“沐庵”,即沐山寺,在南京西郊,为唐代诗人李白、杜甫游踪所及。“韵”,即诗词之韵律。 (2)渐凄迷万绿:逐渐感到周围万木都显得苍凉迷蒙。“凄迷”,迷惘而悲伤的意思。 (3)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春天即将归去,但春光却特别爱惜自己。“道”,说,认为;“惜”,吝惜。
诗句解读与赏析 首句:晚来帘幕卷东风。 - 解释与翻译:“晚来”指傍晚或晚上,这里指傍晚时分;“帘幕”通常指室内的布帘或窗帘;“东风”指的是春风。这句诗描绘了晚上风起时,帘幕被风吹开的景象,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 - 关键词解释:东风,春天的象征 次句:细雨湿冥蒙。 - 解释与翻译:细雨轻轻洒落,使得世界看起来有些朦胧不清。 - 关键词解释:冥蒙,形容雨后天空昏暗,景物模糊。 第三句
【注释】南浦:水边,泛指江边。落月:月亮落下,天色已晚。转回廊:绕着曲折的走廊。翠眉深夜人静:形容女子深夜独坐,神情凄清。珠帘:装饰精美的帘子。参差縠纹交并:形容珠帘上褶皱交错,如波浪般起伏。玉钩斜处:形容美人侧立,美目如钩。鬓丝飘拂休回省:形容美女的头发随风飘动,不要回头去省视她。乍离碧海才一眩:形容女子刚离开大海就感到头晕目眩。行遍雕梁藻井:形容女子走遍华丽的房檐。初三下九
【注释】: 1. 简周丈:指作者的友人周缦云。 2. 缦云李君壬菽:李壬菽,字壬菽,号缦云,为周缦云好友。 3. 戊辰: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 4. 李易安:即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5. 桃李:桃花和李花,泛指春日里的各种花朵。 6. 香尘:落花如尘土般飘散。 7. 中庭:庭院。 8. 看还匀:看着花儿在空中飞旋着落下。 9. 重帘:两层帘幕。 10. 逐雕轮:追逐着雕饰华丽的马车。
诗名:杏花天 燕 画屏海燕来栖息。渐数到、清明寒食。芹泥着雨燕支湿。溪上落红谁拾。 注释:画屏上的海燕飞来栖息,时间渐渐接近清明节和寒食节。芹泥被雨水打湿,湿润了燕子的羽毛。溪边落下的花瓣是谁在拾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海燕在画屏上飞翔,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发。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明和寒食节即将到来,人们开始清理庭院,扫去落叶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 桃花落后杨花落,更袅游丝。镇日帘垂。娇女深闺倦绣时:指女子在家闲居无事。 平芜十里春衫薄:指女子的春装很单薄。 玉勒骄嘶:指马匹(指骏马)在骄阳下鸣叫。 曾向天涯:曾经到过边远的地方。 【赏析】 《采桑子·桃源行》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全词通过写闺中少妇思夫之情,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桃花落后杨花落,更袅游丝。”春天已经过去,桃花凋零了,柳絮飘散了
烛影摇红 月季 月季,即木犀,又名月桂、月桂树、月橘、月桂香。 译文: 月季花在风中摇曳,一年之中有十二个节气,每个节气都会有新的花期。 注释: - 廿四番风,漫将花信从头数:指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风向都带来了新的季节和新的花期。 - 一年一月一番新,不解情如许:一年之中有十二个节气,每个节气都会有新的花期,但春天的花开总让人感到新奇而美好。 - 海峤灵根暗孕,斗婵娟、尹邢共住:海峤是山名
【注释】 1. 小重山:词牌名。 2. 密雨斜棱贴地匀:密雨,指下着密集的小雨。斜棱,指雨斜斜地从天上落下来。贴地匀,像被刀切成一样均匀整齐。 3. 小楼声不断、似瑶筝:小楼,指楼上的人。声不断,形容人不断地弹琴。似瑶筝,比喻声音清脆如瑶台玉筝。 4. 绿阴深处鸟还鸣:绿阴深处,指的是树木茂盛的地方。鸟还鸣,鸟儿仍然在树林里啼叫。 5. 黄鹂啭、和入曲中听:黄鹂,这里指的是黄莺。啭,鸟发出的声音
【赏析】 本词写于李白流放夜郎途中,时在天宝三载(744)春天。此词是作者在溪边春望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溪畔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惜时的感慨。首句“溪上春望”点明地点。次句用一问语,表现了诗人对溪上的美景的欣赏。三四句描写了溪上的景色:盘飧市远,没有好菜;樽酒家贫,只有陈酿。这两句诗写出了词人生活贫困,处境凄凉,但他并不气馁,而是乐观旷达,安守节操
【注释】 传言玉:相传。玉女,传说中的仙女。 白门久客:诗人久居京城,故称。 春事将阑(lián):春景将尽。 倩客:请人。 梅谱:梅花谱,即《梅花谱》。指代梅花的绘画或书法作品。 遣兴:排遣忧愁。 崔徽:唐代才女,善画眉,与李白有过一段恋情。 偏写:特别着重地描写。 游丝冉漾,又嬉春情倦:飘荡的柳枝上,春风似乎也疲倦了。 三更:旧时夜分。古代夜间把一更分为五段,三更是第三段,此时正当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