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凄迷万绿。
且一洗、铅华颜色。
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
荡碎瑶魄。
缟袂怜伊苦,者般姿态,向画阑欹侧。
我言便觉人倾国。
柳絮翻空,梨云凄咽。
多情让伊幽洁。
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
娇痴无力。
任佩环、摇曳似旧,玄都梦、影寂寂。
重来绮思空忆。
剩盈盈夜月。
与共凄恻。
游丝袅、断肠难觅。
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小庭狼藉。
闲门锁、却怕人识。
待御风、缥缈天台去,琼箫唤彻。
【注释】:
(1)六丑 冶城白桃花次沐庵韵:这是一首咏物词。“冶城”,即今江苏省南京市;“白桃花”指白色的桃花。“次”,即“题”之意。“沐庵”,即沐山寺,在南京西郊,为唐代诗人李白、杜甫游踪所及。“韵”,即诗词之韵律。
(2)渐凄迷万绿:逐渐感到周围万木都显得苍凉迷蒙。“凄迷”,迷惘而悲伤的意思。
(3)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春天即将归去,但春光却特别爱惜自己。“道”,说,认为;“惜”,吝惜。
(4)荡碎瑶魄:使天上的瑶池玉魄(仙女的美称)也为之震动,化为碎片。“荡”同“荡漾”。
(5)缟袂怜伊苦,者般姿态,向画阑欹侧:用白色的丝巾来衬托她那美丽的身姿,使她那婀娜多姿的体态,仿佛画栏上斜倚的美人一样。“缟”,白色。“者般”,即如此般的。“者”,助词,表反诘语气。“向”,面对。“画阑”,栏杆。
(6)人倾国:指女子倾倒天下男子的风采。“倾国”,倾动一国的美女。“刘郎”,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他曾经梦见一个名叫兰苕的女子,并娶以为妃,后来这个女子果然成为绝色佳丽,被世人称为“绝世佳人”。这里借以指歌妓。
(7)柳絮翻空:柳絮纷飞,飘落空中。
(8)梨云凄咽:梨花如云,声声呜咽。
(9)多情让伊幽洁:多情的人让她保持清高纯洁的品质。“让伊”,让给她。
(10)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从刘郎远走以后,就不要再提起以前的事情了。“刘郎”,指歌妓。
(11)娇痴无力:娇媚而天真可爱。“无力”是形容其娇憨的样子。
(12)任佩环、摇曳似旧:任凭佩带的环子轻轻摆动,就像过去的模样。
(13)玄都梦、影寂寂:玄都,即天台山;玄都梦里的影,指梦中的影子,暗喻歌妓的形影。“寂寂”是静寂无声的意思。
(14)重来绮思空忆:重来时绮丽的思念只能白白地回忆了。“绮思”是华丽的思绪。“绮”,华美的丝织品。“忆”,追忆,回想。
(15)剩盈盈夜月:剩下来的只是盈盈的明月。“盈”满,充满。
(16)与共凄恻:与我一同感到凄凉。“凄恻”,悲伤悲痛。
(17)游丝袅、断肠难觅:游丝飘飘,使人肠断,难以再寻到它的踪影。“袅”,形容游丝轻盈下垂的样子。
(18)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小庭狼藉:拼尽全力忍受着风雨交加的痛苦,庭院里一片狼藉。“拚尽”,拼尽所有,竭尽全力。“受”,承受,经受。
(19)闲门锁、却怕人识:将房门紧紧锁上,惟恐被人认出来。“闲”,安静,闲散;“却”,反而;“怕”,担心,害怕;“识”,“认出”。
(20)待御风、缥缈天台去:等待乘御清风,飘然升上神仙居住的天台仙境。“待”,准备;“御”,驾驭;“缥缈”,隐隐约约;“天台”,即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传说为张良修炼成仙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一位歌妓的深情怀念和赞美。
词一开始便渲染出一种凄清迷离的氛围:“渐凄迷万绿”。这万绿之中又分明透出了一种春意,但这种春意却更添了一种伤感的色彩:它似乎在提醒人们,春天即将归去,但春光却更爱爱惜自己的存在;而当春风拂过的时候,它又不禁荡起一阵波纹,甚至将天上瑶池的玉璧也震得粉碎!“且一洗、铅华颜色”两句紧承上文写春色,言春天虽然要归去,但它却不愿舍弃自己,于是便将一切的铅华色彩洗涤掉,只留下那最纯最美的颜色来陪伴自己。“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一句中,“欲归”二字既表明了春天的归去,同时又暗示了春天的留恋,而“爱惜”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光对于春天归去的眷恋,可谓妙笔生花。
接下去几句中,作者又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荡碎瑶魄”、“者般姿态”、“画阑欹侧”等等,都是通过形象化的比喻手法将春光比作美人的姿态和体态来加以描述的,而这些美人的姿态和体态又往往被用来比拟天上的仙子或佳人的仪态美,这就将春光与仙子联系起来了。“我言便觉人倾国”一句便是这种比较的结果。在这里,作者不仅将春光与仙子相提并论,而且还进一步突出了春光的美艳,使之达到了极致。而这种极致之美,却又被巧妙地用来表达作者对歌者的赞美之情,因为歌者正是拥有这样绝世倾国的美貌才使得作者对她产生了如此深厚的感情。
下片开头两句:“柳絮翻空,梨花寒咽。”则是对前面所说的春景作了进一步的形象化描绘。“柳絮”象征着飘零不定的身世,“梨花”则象征着洁白无瑕的贞操,二者结合起来,便构成了一幅既有飘零身世又有贞洁人格的图景。而在这飘零身世与贞洁人格之间,又偏偏夹杂着一种令人心碎的情感——“多情让伊幽洁”。这一句中的“多情”二字既是对自己的自谦也是对歌者的赞美,因为作者深知自己的这份感情是多么地真挚而深沉;而“让伊幽洁”一句则更是点明了歌者之所以能成为绝世佳人的原因所在——她的贞洁品格正是她的魅力所在。
接下来的两句:“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表面上是说自从刘郎离去以后再也不谈往事了,但实际上却是说从此以后再也不谈有关歌者的任何事了。这里的“前事”自然是指作者当初对歌者的种种情感体验了;而“休说”二字则又是作者为了回避这些往事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自我安慰的手段。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消除作者内心深处的那份痛苦——因为每当想起歌者的时候,他的心中总是会涌起一股强烈的失落感:“娇痴无力”。这句中的“娇痴”二字是对歌者外貌特征的形象化描绘,同时也是对她内心情感的一种暗示;而“无力”二字则是对自己无法摆脱这种情感的无奈和悲叹。
最后两句中,“任佩环、摇曳似旧”似乎是在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但实际上却是在抒发自己的感慨——那些往日的情景如今都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而唯一能够留存下来的就只有那盈盈的月色了。这里的“盈盈”二字不仅是对月光清澈明亮的一种形象化描绘,而且是在暗示月光之下的那轮明月正静静地照着自己孤独的身影;同时,这也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感——只有明月才能理解自己此刻的寂寞与悲凉。
全词以春光为线索展开,通过对春光的描写来表达对歌者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则又是由歌者的美丽容颜、高尚品德以及自己的多情所共同构成的。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