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题汪小珊水部“六桥烟雨图”

卅里湖边路。带长堤、红桥曲折,绿杨无数。云隔烟迷人迹远,只有青山当户。曾系艇、鸥波深处。渌水粼粼浓似染,最销魂、几阵疏疏雨。萍万点,散还聚。
酒痕记取襟前句。看新诗、袖中一卷,吴歈初谱。多少长洲荒苑柳,依旧春风眉妩。可还似、西冷烟树。佳境莫生分别想,证前修、一例天堂住。软尘影,漫回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题汪小珊水部“六桥烟雨图”》是一首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赞美西湖风光为主题,通过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

诗中开篇便点明了题目中的“汪小珊水部”,这是对汪小珊这位水部的称呼。在古代,水部是主管水利的官职,汪小珊可能是一位擅长绘画或书法的人,因此被称为水部。接下来,诗人以“六桥烟雨”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景色。这六座桥梁在湖面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而烟雾弥漫的水气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朦胧而神秘。诗人用“烟雨”二字来形容这种景象,给人以空灵、迷离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画中的人物。他看到了一位女子正在画着这幅美景,她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要将这片山水永远地镌刻在心间。她的美丽与才华让人无法移开视线,诗人不禁感叹道:“此恨何时已。”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女子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无法忘怀的情感。

诗人用“画船听风雨”来收尾。他想象着自己在小船中听着外面的风雨声,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思念。他感叹时间的流逝,感慨人生易老,但同时他也相信这份情感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更加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画中女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体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