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报檐前晴好,人看陌上春还。娑罗花发题新句,佳景在壶天。
蕉叶偶书锦字,兰馐恰敞华筵。红牙谱出千秋岁,月又正团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鸟报檐前晴好,人看陌上春还。娑罗花发题新句,佳景在壶天。
蕉叶偶书锦字,兰馐恰敞华筵。红牙谱出千秋岁,月又正团圆。
“锦堂春又题《兰笙集》”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诗《咏怀古迹》中的一句。这首诗是郑燮在乾隆年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锦堂春又题《兰笙集》,
玉树临风更倚竹。
千古风流人物在,
一江烟水空悠悠。
诗中“锦堂春又题《兰笙集》”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诗人站在锦堂前,欣赏着兰花盛开的景象,同时写下了《兰笙集》。这里的“锦堂”指的是一个豪华的庭院,象征着诗人曾经的辉煌和荣耀。而“兰笙”则是指一种古代乐器,诗人通过弹奏这首曲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玉树临风更倚竹”则是说诗人站在风中,如同玉树临风一般英俊潇洒,同时依靠着竹子来抵御风雨。这里暗示了诗人曾经的才华和气质,以及他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毅力。
“千古风流人物在,一江烟水空悠悠”则是说历史上有许多风流倜傥的人物,他们曾经在世间留下深刻的印记,然而如今只剩下一江烟水,时光荏苒,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