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至日书怀

又见葭灰飞玉琯,深宵拥被对孤镫。
青春渐逐尊前改,白发多从镜里增。
苦盼音书怜女远,欣看家学有儿承。
平生愧乏《螽斯》化,挥尽黄金尚未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至日书怀》是一首宋代诗人查慎行的诗,而非翁端恩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内容都反映了诗人在特定节日的心境变化,以及他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介绍:

  1. 作者与时代背景:查慎行,字正字,号他山居士,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广泛涉及社会、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均有较高的评价。

  2. 诗歌原文与赏析:《长至日书怀》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一线添归日,初阳放晓晴。细泉冰底咽,枯草烧馀萌。土瘠逢人问,年衰换节惊。满前怜冻馁,即事叹凄清。此地初荒。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特定节日中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又见葭灰飞玉琯,深宵拥被对孤镫”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孤灯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情绪;而“青春渐逐尊前改,白发多从镜里增”则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感受。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如“土瘠逢人问,年衰换节惊”等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苦生活和人们的困境。

  3. 诗歌的艺术特色:《长至日书怀》在艺术上表现出了查慎行的深厚功底。首先,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如“一线添归日”,通过天文现象来抒发情感,既具有诗意又富有哲理。其次,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每个字词都经过精心挑选和安排,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再次,这首诗的结构严谨,前后呼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读起来让人感到舒适和悦耳。

《长至日书怀》作为一首宋代著名的诗歌,不仅展示了查慎行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美学享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