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秋夜

浅云行散红霞敛。敛霞红散行云浅。中正月亭空。空亭月正中。
砌蛩吟雨细。细雨吟蛩砌。灯烬欲阑更。更阑欲烬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秋夜》是一首由叶小鸾创作的词,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夜晚的感受和内心的忧愁。这首词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凄凉之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孤独和愁绪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
  • 词人简介: 叶小鸾(1616-1673)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女词人,她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词艺闻名于世。
  • 创作背景: 关于《菩萨蛮·秋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词中可见其对秋夜景象的细致描绘,以及表达的孤独愁绪,可以推测这或许是在秋天的一个静谧夜晚所作。
  1. 词作原文
  • 原文: 秋声又到梧桐井。半廊花雾笼虚影。试唤侍儿来。纱窗带月开。浮光怜露叶。暗草蛩凄切。何事独愁予。新词吟未如。
  • 翻译与赏析: 这句“秋声又到梧桐井”,描绘了秋风再次吹响的声音,仿佛回到了那个秋天,让人感受到岁月更迭的凄凉美。而“半廊花雾笼虚影”,则用朦胧的花雾形容秋夜的幽静之美,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整首词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传达出作者对于秋天夜晚的独特情感体验。
  1. 艺术特点
  • 意境营造: 词中的“秋声”和“梧桐井”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季节感的背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季节的变迁。
  • 语言风格: 整体词风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
  • 情感表达: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孤独和寂寞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菩萨蛮·秋夜》作为叶小鸾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追求。这首诗词不仅是清代女性词人创作的典范,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影响了后世无数读者,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