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几惊承被冕旒,千艰万阨一时休。
微躯甘做兰亭殉,清血徒凭杜宇流。
馈奠已更犹似梦,上书无术感言愁。
麻鞋风雪桥山路,早有神光烛帝邱。
和伯寅旒子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伯寅旒子韵》是清代诗人翁同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描绘了作者在面对国家危机时,以国家大义为重,甘愿为国家牺牲自己的情感和决心。
诗歌的首句“玉几惊承被冕旒”中,玉几象征着高洁和清雅,而“被冕旒”则指代了皇帝的权威和地位。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皇帝权力的敬畏以及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次句“千艰万阨一时休”,反映了诗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所感受到的巨大压力和责任,这种责任感促使诗人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放弃个人的安逸生活。第三句“微躯甘做兰亭殉”,兰亭是指东晋王羲之与其友在兰亭饮酒作乐的故事,这里用以比喻诗人愿意为了理想和信念而牺牲自己。第四句“清血徒凭杜宇流”,杜宇是一种鸟类,常用来象征悲壮的牺牲。诗人用此表达自己虽然身体力行但内心感到空虚,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诗歌中的“馈奠已更犹似梦,上书无术感言愁”两句,揭示了诗人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遭遇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尽管有抱负和热情,但现实的复杂性和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让诗人感到迷茫和沮丧。最后两句“麻鞋风雪桥山路,早有神光烛帝邱”,表达了诗人虽处于困境却不失乐观态度,他相信自己的忠诚和努力终将感动上天和君王,为国家带来转机。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坚定信念,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和伯寅旒子韵》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怀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以及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惜献身的人们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