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 · ·寄次公淳安

秋影涵空,送瘁羽孤征,乍阻南北。素月窥窗,冷波吹箭,桂堂渐生虚白。惯听露笛。画阑独倚清宵寂。望故国。三浅翠蓬,何似旧颜色。
因念大隐,魏阙江湖,钓徒烟波,新试蓑笠。动星辰、羊裘五月。招迎应有富春客。珍重岁寒归计得。怕短篷外,还见莽莽平原,晚鸦飞尽,野云如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霁·寄次公淳安》是清末近现代初陈匪石的作品。下面将对该诗进行深入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匪石(1883-1959),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他早年就读尊经书院,并随张次珊学词。
  • 入同盟会后,陈匪石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加入南社,编《七襄》刊物。他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教授等职。
  • 1952年,陈匪石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秋影涵空,送瘁羽孤征,乍阻南北。素月窥窗,冷波吹箭,桂堂渐生虚白。惯听露笛,画阑独倚清宵寂。望故国,三浅翠蓬,何似旧颜色。因念大隐,魏阙江湖,钓徒烟波,新试蓑笠。动星辰、羊裘五月。招迎应有富春客,珍重岁寒归计得。怕短篷外,还见莽莽平原,晚鸦飞尽,野云如墨。
  • 翻译:秋天的影子笼罩天空,送走疲惫的旅人独自远行,他们被阻于南北之间。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冷波吹拂着水面上摇曳的芦苇,使得桂堂显得更加空旷和寂静。他常常倾听那悠扬的露笛声,独自一人倚在栏杆边,沉浸在一个宁静的深夜中。望着故乡的方向,看到三座浅绿色的小舟,它们已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因此怀念着那些在大都市中隐居的人,他们在朝廷和江湖之间游历,新尝试着穿上蓑衣和草鞋。希望天上的星辰能指引方向,让羊皮制成的衣物覆盖着身体度过寒冷的五月。邀请应接而来的富春客人,珍惜岁寒归计的机会。恐怕在小船的篷布外,还会看到辽阔的平原,晚鸦飞尽,天空中的云彩如同墨汁一般浓重。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对故乡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深远而沉静的氛围。秋日的天空、素月、冷波以及桂堂的虚白都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情感细腻:诗人通过对露笛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同时,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大隐者的向往,展现了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语言精炼: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感,每一句都充满了节奏和韵律,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秋霁·寄次公淳安》不仅是陈匪石的一首艺术佳作,也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深刻探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这首诗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