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岭行多异见闻,朝来新霁昨雰雰。
素辉细裹千林冻,赤气微含百变云。
旬日返归夸列子,残年高卧忆匡君。
阴山老马余知道,会逐骅骝立战勋。
过相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相岭》
《过相岭》,北宋文学家苏轼北归途中的一首抒情之作,以大庾岭为背景,抒写了他对人生起伏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命流转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及深厚的情感底蕴。
在这首诗中,“素辉细裹千林冻,赤气微含百变云”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色图,通过这些生动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变幻莫测、生机勃勃本质的理解。这种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通过对自然的感悟来反映内心世界的波动与变迁。
诗中“旬日返归夸列子,残年高卧忆匡君。”一句,则反映了苏轼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反思。他提到列子(列御寇,即列子),一个传说中的道家学者,暗示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理想与追求的执着。同时,提及“残年高卧”也体现了他在晚年选择隐居生活的态度,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
诗的最后两句“阴山老马余知道,会逐骅骝立战勋”则展示了苏轼对于个人命运与抱负的坚定信念。这里的“阴山老马”,可能隐喻着历经沧桑后的坚韧不拔;而“会逐骅骝”则表明了即便岁月流逝,仍有追求与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止的决心。
《过相岭》不仅是对大庾岭壮美景色的赞美,更是诗人对于生命、理想、自然以及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表达。它不仅反映了苏轼个人的心境变化,更折射出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特征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