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 闻笛

隔院度红腔。细逐宵风转曲廊。四顾无人蛩语歇,微凉。惜少歌喉啭泰娘。
夜色照瑶窗。酒盏犹温月过墙。雨被蝉琴■住了,梅黄。又报梅花落楚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乡子·闻笛》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一首著名词作。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到之处,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细腻的描绘,成功地表达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幽怨之情。下面是对该词的介绍:

  1. 作品原文
    清商怨遥夜,高雁一声秋。月落乌啼霜满天。

  2. 作者简介

  • 晏几道,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以其婉约派词风著称。他的词作多表达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被后世传颂不已。
  1. 作品鉴赏
  • 情景交融的手法:词中通过描写“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独的氛围。这种环境设置不仅增强了词的艺术效果,还深化了词的主题——对远方人的思念。
  • 情感细腻而深刻:词中“那管深闺听者伤”一句,表达了即使身处深闺之中的人也会因听到远处的笛声而心生伤感。这反映了词人对于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的深刻理解。
  • 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晏几道的词多用口语化的语言,使得其词作更加贴近民间生活,同时,他善于运用叠字、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词作既富有音乐感又不失文学美。
  • 主题明确,情感真挚:整首词围绕“闻笛”展开,通过不同的场景和动作,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幽怨。这种情感的真挚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波动。
  1. 词作背景
  • 创作年代:此词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之间诗词交流频繁,为词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
  • 创作地点:据词中的描绘,该地可能是江南一带,因为江南地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适宜吟咏自然景观。
  • 创作动机:词人通过“闻笛”这一事件触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因此创作了这首词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词作影响
  • 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作为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南乡子·闻笛》在中国古典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思想使其成为了后人学习和研究的经典之作。
  • 对后世词人的影响:该词在后世被许多词人效仿,如清代徐元瑞的《南乡子·闻笛》等,可见它的影响力之广泛。这些作品虽各有特色,但在表达相思离别的情感方面都受到了《南乡子·闻笛》的启发。

《南乡子·闻笛》不仅是晏几道艺术成就的象征,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词,不仅能领略到作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还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词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仍应保持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追求和珍视,这样才能在心灵深处找到那份宁静与满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