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院度红腔。细逐宵风转曲廊。四顾无人蛩语歇,微凉。惜少歌喉啭泰娘。
夜色照瑶窗。酒盏犹温月过墙。雨被蝉琴■住了,梅黄。又报梅花落楚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境的暗示信息,弄清句子的含义;检查该句子的语言特色、运用的修辞方法、表达的情感,并据此推断符合语意的答案。解答此题可抓住“四顾无人”“月过墙”“梅黄”等关键信息点来筛选答案。

本词上片写听到邻院传来的悠扬笛声,细听其音,又转至曲廊深处。下片写夜色渐深,月光斜照在瑶窗之上,酒气犹存,而此时又报梅花凋落。

【译文】

隔着院墙传来了悠扬的笛声,仔细倾听着那夜风吹过曲廊。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蟋蟀停止叫唤,我不禁感到一阵凉爽,但可惜没有歌喉能像泰娘那样婉转歌唱。

夜色中照着瑶窗,酒杯还温热,月已越过高墙。雨滴敲打着蝉鸣琴弦,被梅花的声音所制止,又报梅花凋谢于楚江。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秋夜闻笛的情景。首句是起句,用一“隔”字写出了作者和邻院之间的距离感。“隔院”“度红腔”表明这笛声从很远的邻家飘过来,而且声音非常美妙,所以作者特地去听。“细逐宵风转曲廊”一句,写出了笛声在曲折回廊中飘荡的样子。第二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它承接“隔院”而来,又为下面写景作铺垫。第三句写自己听到隔壁笛声后的反应,“四顾无人”写出了周围的静寂,“蛩语歇”,说明时间已经很长了,自己已经有些困倦了。第四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写出了周围环境的清冷以及自己的感受。“惜少歌喉啭泰娘”,这里“歌喉”指女子的歌喉,作者说“惜”,是因为“歌喉”很少,很难得听到。“啭”即唱出。“泰娘”是古代传说中善歌的人。这句写出了作者听到邻院笛声后的感受。

下片写夜色渐深,月光斜照在瑶窗之上,酒气尚存,而此时又报梅花凋落于楚江。前一句“雨被蝉琴𪭢住了”,是说连蝉的鸣叫声也被这场秋雨给止住了,写出了秋夜的凄清。“梅黄”一句是总收上片之意,也是全词的结尾。

这首词通过一个秋夜闻笛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名家点评

现代学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五:“李重元,汴人。尝客游京师,以乐府名动一时。”“南乡子”乃其初度之词云:‘‘天上碧桃和露种。”’‘‘天上碧桃’”句即用其词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